踏平坎坷成大道新化县交通扶贫工作纪实
2022/8/22 来源:不详刘明军高天袁圣陶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新化县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舍我其谁的担当、久久为功的韧性,将发展交通事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推动,将交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来夯实。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几十年的披荆斩刺,特别是近3年来的精准扶贫,让全县每个行政村都通了水泥路,让每个组都通了公路,织就了一张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扶贫“答卷”,也让世界看到了新化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通南达北搭起路网主骨架
新化县地处湘中偏西、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境内有高寒山区、水淹库区、石灰岩干旱区“三大贫困带”,是全省最大的贫困县,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新化县虽然人文历史底蕴丰厚,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秀美,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交通设施的滞后,该县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明显制约。年底,全县有贫困村个,建档立卡贫困对象4.02万户12.49万人。
大道如青天。通畅的交通格局,是兴工强农的前提,是项目带动的先导,是协调发展的引擎,是全面建成小康新化的巨大支撑。新化落后贫困的根源在交通,新化崛起和腾飞的希望依托也在交通。“贫困村公路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既是重大政治任务,又是重点民生工程。”新化县委书记朱前明的话落地有声。
在以朱前明为首的新化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带领下,近3年来,新化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强化安全措施为保障,以方便人民舒适出行为目标,倾尽全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乡乡通省道、村村通客班车”的目标,编织出“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艰难困苦,玉成于汝。新化县财政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在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撑下勉强保障日常运转,无法凭借自身力量筹集交通建设项目所需的大量配套资金,但新化县委、县政府还是带领全县人民勒紧裤带,在近几年的交通大建设中,通过各种途径融资11亿元之多,并从年开始,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再挤出1.5亿元支持交通建设。据统计,年以来,新化县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推进交通建设,为新化经济发展和脱贫摘帽提供了强有力的大交通支撑。
高速公路建设奋力提速。长韶娄高速的延长线龙琅高速进展顺利,现已完成路基工程的80%,桥隧工程完成70%,预计年底通车;官新高速征地拆迁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年底开工建设,预计年通车;新(化)新(宁)高速正在做初步设计,预计年开工;县城至高铁新化南站快速公路列入新新高速连接线同步建设;紫鹊界连接线、大熊山连接线已全线竣工通车;娄新高速东互通完成工可报告评审,行业意见正在审查。干线公路网络不断完善。吉田公路、吉白公路扫尾工程已全部完成;娄底大道新化段11月1日已通车;郭家桥至石冲口公路改建工程已完成路基工程的80%、涵洞工程90%;琅天公路已完成隧道工程的40%、路基工程的20%、涵洞工程的30%;新化四桥及接线工程开工建设;圳上至山溪界公路已完成勘测设计,正在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县城至机场一级公路正处于工可编制当中;安化坪口至资源的河东沿河公路正在做专题论证报告;上梅至游家河西沿江公路正铺筑沥青砼路面;县城至游家工业园河东沿江公路作为城市道路正在路基施工;高速出口至塘梅冲环城公路(大洋江路)正在按城市道路标准开展路基拓宽工程。
以方便出行为主方向,全力提升运输保障能力。在交通大建设大发展的同时,新化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着重加强行业监管,为全县人民的出行提供安全的运输保障。一是交通服务有效提升。公路养护方面,通过创新管理,推行养护公司化运作,有效扩大了养护范围,县、乡、村道的常年养护率分别达%、74.8%、63.8%,绿化率达到82%,PQI中等路以上比例达到94%,全县行政村通客班车通达率为%;城市公交方面,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85台公交车、台出租车运行良好,顺风车和网约车得到有序发展,市民出行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客运方面,3年新增农村客运班线80条,新开通市级班线15条,全县行政村通客班车通达率为%,方便了全县人民的出行。二是行业安全监管成效明显。通过责任不断压实,“隐患清零”行动铁腕推进,深入开展以道路运输、水上交通、建设施工等领域为重点的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和“品质工程”“平安工地”等示范创建活动,全县交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特别是水上交通连续15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地处湖南几何中心的新化县的交通环境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境内93公里资江航道直通洞庭湖和长江,1条国道、5条省道在境内交织,湘黔铁路和沪昆高速铁路东到上海、南达昆明,娄新高速、新溆高速、娄底大道已建成通车,与正在开工建设的龙琅高速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官新高速、新新高速、娄底新化支线机场,着力构建着“对内大循环,对外大畅通”的交通大格局。目前,新化全县拥有铁路.9公里,通车公路里程已达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7.39公里、国省道.5公里、县道.8公里、乡道.1公里、专用公路82.6公里、村组道.2公里,形成了“七纵五横”的公路主网络,逐渐成长为湖南省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
攻坚克难打通最后一公里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决胜关头,“最后一公里”尤为艰辛。一个连公路都不通的村,脱贫如何谈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打通新化县的交通“命脉”就成了当务之急。
年3月,新化县委号召全县人民,拉开了有史以来最为艰苦、集中建设里程最多的三年交通扶贫大决战的序幕,朝着“进村主路通畅、进组公路通达、村村通客班车”的交通行业脱贫目标奋勇前进。
准确把握脱贫标准,科学全面实施交通项目。根据交通行业脱贫的建设标准,要实现各行政村主干道畅通,道路硬化路基宽5.5米以上,路面宽3.5米以上,到达村委会或行政村学校所在地;自然村公路通达,25户人以上自然村寨公路实现通达标准,通客运班线率达%。年6月,新化县交通运输局、县扶贫办、县扶贫投和各乡镇,对全县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科学地制定了交通扶贫规划。
为加快推进全县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确保贫困村退出验收过关,该县成立了交通行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工程监管组和督察组,经常深入村组,带着政策入门,潜心督查指导,严格计划管理、设计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资金管理、工程验收管理、内部管理。贫困村公路建设任务重、要求高、矛盾多,各乡镇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宣讲交通扶贫工作政策,压实村为主体、帮扶工作队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力以赴,抓质量,赶进度。全县各乡镇切实优化建设环境,强力推进公路建设,坚决依法打击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国家公职人员及村干部插手工程项目承包、入股等违纪行为,及时调处工农矛盾。在项目推进过程当中,全县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良好,秩序井然。
县委书记朱前明驻点帮扶的桑梓镇大坪村在全县率先完成了贫困村公路建设任务。在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的调度下,地处天门乡最偏远的深度贫困村留心村计划实施的18.公里公路,在施工难度大、运距远的情况下,顺利完工。新化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秦仁秋把交通行业扶贫摆在第一的位置,日夜操劳,奔波在扶贫路上,尽心尽力为公路建设服务,成为全县扶贫路上的好标兵。通过精心组织,有序建设,新化县的交通行业扶贫工作已取得全面胜利。
贫困村公路全面完善。为改变全县个村交通贫困状况,全县3年共投入资金9.亿元,新建桥梁米、新改建公路.9公里(其中砂石公路.06公里,硬化3.5米宽的.94公里、4.5米宽的.03公里、区域性公路.17公里)。公路建设任务最重的金凤乡岩山湾村建设里程达29.74公里,其11公里凤凰组道是全县最长的组级公路;全县公路里程最多的天门乡九龙潭村硬化总里程达65公里。扶贫公路的建设,解决了贫困人口出行难的问题,深受群众的好评,成为了贫困村的致富路。“路通了、心通了,一通百通,现在做什么都很方便,我们今后要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尽快脱贫致富。”岩山湾村村民王青山望着通畅整洁的通村公路信心十足地说道。
通自然村公路全面改造。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到年全省要实现%的25户且人以上的自然村(俗称组、院落)通水泥沥青路。按照省交通运输厅下达的计划,新化县符合要求建设里程为公里,采取全省统建的模式进行建设,实现了%的自然村通畅的目标。“看见屋、走得哭”是天门乡九龙潭村以前的真实写照。如今路通了、房子漂亮了、条件好了,群众迎着脱贫攻坚的东风,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农家乐,藏在深山中的原生态农特产品一下子变成“香馍馍”,迅速卖到外面去,致富步伐越迈越快。
农村交通通行条件全面提质。3年来,新化全县完成水毁投资0.9亿元修复水毁工程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公里、窄路加宽公里、大中修公里;站场建设完成总投资1.12亿元,沪昆高铁新化南一级客运站已经完成站场主体工程施工,汽车西站的提质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大熊山客运站已完成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完成危桥改造项目39个、招呼站个,实现%的行政村通客班车。“一路通,则百业兴。如今路修通了,群众的茶叶很好卖,收购商来到村里进行收购,能卖上好价钱。外面的生产生活物资也很方便运进来,还有很多人进来休闲旅游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高涨。”奉家镇上团村党总支书记奉益平感慨道。
天堑变通途是人类的梦想,天涯咫尺是人类的追求。新时代,每个人都是追梦人,每个人都在努力奔跑。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新化县还将进一步增强交通基础设施能力,提升交通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形成外联内畅、衔接有序、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十四五”期末,新化县的立体交通网格将基本建成,交通网络整体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以及通行保障能力明显提高,运输网络的协调管理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新化的交通运输网络“更安全、更畅通、更便捷、更高效、更经济、更和谐”。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在即将全县脱贫之际,新化县人民正满怀豪情地走在大路上。
历史烛照未来。过去,新化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铸就辉煌。今天,新化人民也一定能够战胜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艰难险阻,在古老梅山大地铸就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