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让每个贫困家庭孩子不因贫失学

2022/9/12 来源:不详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是永不返贫的扶贫工程。

作为全省的人口大县和最大的国贫县,近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面对“穷县办大教育”的实际,紧紧围绕“贫困学生零失学、残疾学生零失教、教育资助零遗漏”目标,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核心任务,着力抓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建档立卡等4类贫困学生零失学。为全县在年顺利脱贫摘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

专项行动助力控辍保学

6月19日上午,在新化县科头乡汝溪中学,当记者见到刘小慧(化名)时,他正端坐在教室认真听讲。须不知去年,刚念完初一的他因厌学而辍学跑去深圳打工。

小慧是科头乡友谊村人,年,他家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成绩不好,个头又高又结实”,他萌生了辍学打工赚钱的想法。当听说小慧的事情后,考虑到“这个孩子不满15岁,如初中都没念完以后的路会很难走”,驻村乡干部便和老师、工作队、村干部、结对帮扶责任人多次上门做家长和孩子思想工作,最终使孩子重返校园。

为织牢各类学生公平受教的保障网,新化县通过实施数据大排查行动、“资助全覆盖行动”、“控辍大劝返行动”等行动,严格控辍保学,着力兜牢学生资助底线,兑现着“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的庄严承诺。

为确保排查“不漏一人”,新化县多部门联合、多方式统筹、多渠道摸排、多平台比对,精准锁定建档立卡等四类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就读信息;为了实施“控辍大劝返行动”,新化县通过“一生一案、一人一策”,全面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三帮一”劝返、下达司法文书和送教服务活动,全力实现应返尽返。

数据显示,年以来,新化县累计劝返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余名,其中仅年新化县就成功劝返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6名。小学年巩固率一直保持在%,初中年巩固率在6年间提高0.68个百分点至96.93%,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3.3%%以上。确保建档立卡等四类贫困学生零失学。

以年为例,在新化于当年脱贫的71个村名贫困人口中,共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人,均在接受义务教育。

(新化县上梅中学)

搭建教育资助政策体系

去年,因大女儿大学毕业在长沙顺利就业,小女儿顺利考入省内某一本高校,吉庆镇张家岭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桂初长舒了口气。“小女儿在填报志愿时,娄底市委办驻村帮扶干部给予了指导,同时送来了上学所需的物资。村里的教育助学基金给了奖励,今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憧憬未来,吴桂初信心十足。

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也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

为了不让每个贫困家庭孩子因贫失学,新化县除扎实推进数据大排查和控辍大劝返行动行动外,还通过高标准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千方百计补齐政策“天窗”,建立联动教育资助机制,发动社会爱心捐助,构建起了涵盖各类教育的完整资助体系。

“目前,全县已实现四类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这既是新化县着力兜牢学生资助底线工作的成果总结,也凝聚了新化县在穷县办大教育的情况下,做好教育扶贫的心血和决心:

——从年秋季学期起,新化县除落实幼儿园困难幼儿入园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普高助学金、中职助学金等既有资助政策外,新增普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学费政策,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每生每期0元、其他高中每生每期元;

——从年秋季学期起,把未在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未在校寄宿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等原不属于国家资助政策范围内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部纳入教育资助范围,实现对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实行教育资助全覆盖;

——从年春季学期起,新增义务教育和普高免教辅资料费政策;

——截至年秋季学期,新化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36人,其中,县内就读人、省内县外人、省外就读人。新化按照全省“一盘棋”的部署,建立联动教育资助机制,负责县内就读(含外县市在我县就读的贫困学生)和省外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等四类贫困学生的教育资助落实,实现全覆盖。

“针对省内县外就读的贫困学生,每期组织开展资助遗漏对象排查,对未受到资助的,由县教育局向其学籍地书面去函,协调落实资助,并跟踪落实结果,做到了贫困学生应资尽资。”新化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华新表示。

年以来,新化县共发放教育资助及免除学费、教辅资料费共计.36万元,受益贫困学生达人次。其中近三年来,共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金.06万元,惠及贫困学生15.32万人次。(记者杨成伟通讯员刘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