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三个年轻人的回县创业故事
2024/8/16 来源:不详治疗白癜风有好办法么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06061.html
Story
1
秋逸:
用咖啡店,在小县城带客人环游世界
县城咖啡店的客人更喜欢偏甜的口味,或许是一种对县城的刻板印象。
今年正月期间,我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的一家咖啡店里见到了秋逸,店内人头攒动,他要在几小时内独立调制出近杯咖啡。这是秋逸一年中为数不多的忙碌时刻。
根据官方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这个位于洞庭湖畔的湘北县城已在近10年内流失了近20%的常住人口。县城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就像一群候鸟,春节时回巢,短短几天后又四散而去。
出生于年的秋逸是“逆行者”,也是一位“非典型生意人”。和这位县城精品咖啡店老板交谈时,你很难用成本、客单价、坪效、上新等新消费创业者常挂在嘴边的流行语撬开他的话题,“这个问题我好像没想过”,是采访中出现的高频回答。但每每说到他热爱的咖啡豆、县城和来店的客人们,秋逸的声调会不自觉地提高,谈话氛围也变得轻松起来。
在这个商业模式被普遍拆解讨论的年代,秋逸的咖啡店好像显得过于佛系了。但在当下的县城,这种慢悠悠的经营姿态是被包容和允许的。也因此,县城人能有机会慢下来,不为消除上班的困意,也不将咖啡馆作为工作社交的场所,只是静静享受这份闲适。在秋逸眼中,这几乎是县城咖啡店的客人和大城市唯一的区别。
以下为秋逸自述。
选择回县城开咖啡店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偶然间,我喜欢上了咖啡,遇见了一群我尊重的前辈,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回到自己热爱的家乡,过我想过的生活,仅此而已。
大约在年,我萌生了开店的想法,两年后的10月正式开店营业。开业前,我也曾去北京寻访业内口碑比较好的老师,提升自己和弥补不足,同时学习了很多经营理念。直到年,当我能做出一杯自己觉得好喝的咖啡时,我意识到自己差不多准备好了。
回县城之前,我在广东工作了近5年。上学时学过音乐,但没有坚持下去,后来为了生活又去学了化工,工作内容也和化学研发有关,但我始终对这方面说不上喜欢。
有些人选择去大城市,这当然好,大城市有更多机会,能赚更多钱,但背井离乡去外面,人也有被迫要做的事,也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东西。有些人会选择回来,比如可能在外面赚了点钱,同时也能在家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享受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就是后一种。
家庭是最主要的原因。妻子和我是老乡,比我更早一步回来,她选择了考编,在家乡做教育。我和她一起回来是自然而然的事。父母对我们的选择并没有提出异议,工作上的事他们一向很尊重我。
有人说回县城是一种“躺平”,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偏见,躺平并不是贬义词,奋斗也不一定是褒义。我是个简单的人,所以开了一家简单、质朴的小店。
开一家店前期需要投入的比较多,比如房租、装修这些外部的东西,后期还要持续在咖啡豆方面投入。开店到现在算得上收支持平,这其实和我的预期出入不大:我从来没想过哪一天会挣多少钱,能养家糊口就够了,如果不太受身体健康等因素影响,我会一直坚持把店开下去,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我喜欢咖啡,喜欢自己的家乡,想把这些东西呈现出来,剩下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刚回华容那阵子,可能想得比较简单,比如会觉得华容的咖啡市场会和外面的世界差不多。但其实不是这样。当时本地的正经咖啡店不多,茶楼比较多,很多茶楼的菜单里都会出现咖啡,后来想想,其实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能让很多人知道什么是咖啡,能接触和尝试这类饮品。客人尝试了咖啡之后,有些人如果觉得味道还不错,可能会去继续探寻更专业的咖啡,通过经验积累去选择自己认为味道好的那种。这两年县城里也开了不少咖啡连锁店,但我觉得每一位店主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赚钱方式,我只遵从内心专注于自己的事,并不太去看外界这些东西。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