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甘肃省究竟有多大,能被一分为三,这里

2022/10/28 来源:不详

#甘肃#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年,甘肃省被一分为三,即:甘肃省、青海省、宁夏省。甘肃省之所以会被拆分,我想主要原因还是他相比于内地其他省份面积过于广大,不利于统治。而且甘肃省内民族成分复杂,这样分有利于根据不同民族进行统治。

一、甘肃省拆分原因

1、缩省是民国省、县两级制的必然

清代以来,缩小省区的呼声一直不断。清末,一些政治家、学者鉴于省的长官权力过大,提出缩小省区的设想。民国初年,因各省都督集军政、民政大权于一身,自募军队,截留田赋,各省大多成为独立王国,缩小省制的呼声再次出现。国民党领袖之一宋教仁在《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之划分》一文中力主重划省区。

民国二年2月,熊希龄组阁,将改革省制列为三大施政方针之一,认为“行政区域太大,政难下逮,且监督官层级太多,则亲民之官愈无从举其职,元、明、清之治,所以不及前代,职此之由。今拟仿汉宋之治,改定地方行政为两级,以道为第一级,以县为第二级”。但这一主张被袁世凯召集的中央政治会议否决。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些省区仍为地方势力所控制,中央政府并不能完全控制各省区。民国十六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依据孙中山在《建国大纲》中提出的“县为自治单位,省立于中央与县之间,以收联络之效”的精神,为了便于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废除北京政府时期的道级行政建置,实行省直接辖县的省、县二级制,作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主要地方行政体制。这样一来,缩省就势在必行,原先的一省控制区域明显不适合省、县二级制。

民国十九年11月,在三届四中全会上,国民党中央委员伍朝枢提出《缩小省区案》,胡汉民、陈铭枢、陈立夫等提出《改划省行政区域原则案》,但最终都未能实施。抗战期间,面临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关头,有识之士提出“抗战”与“建国”可以同时并进,省区重划亦属建国内容之一。民国二十八年8月,行政院奉国防最高委员会之令,成立“省制问题设计委员会”,主持设计省制问题。民国三十三年后,抗战行将胜利,行政院设计局成立区域计划组,再次研究调整省区计划。

2、来自西北王冯玉祥的私心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冯玉祥为了巩固自己在西北的地位,于民国十七年()9月通过时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的冯系人物薛笃弼,提出了甘肃省分治案,以宁夏、青海距离甘肃省省城太远,交通不便,不易发展为由,提出新设宁夏、青海两行省的提案。

青海设省以后,内政部以“甘肃面积过广,北部阿拉善额鲁特旗及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地方,汉蒙杂处,夙号难治,甘肃省政府鞭长莫及,难以控制”,且“宁夏地方东濒黄河,土地肥沃”,提出设立宁夏省,一面“先就宁夏附近之地从事屯垦,一面向阿拉善额济纳地方逐渐开发”,10月17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次会议议决建立宁夏省。

二、甘肃省拆分,宁夏、青海建省过程

中华民国政府时期,甘肃省区域与清代相同,幅员之广,为内地诸省之首。民国十七年10月,裁宁夏区行政长,改设宁夏省,宁夏、宁朔、灵武、盐池、平罗、中卫、金积、豫旺等县往属宁夏省;裁西宁区行政长,改设青海省,西宁、大通、乐都、循化、贵德、巴燕、淳源等县往属青海省。

民国十八年1月,旧宁夏道各县、旧青海道各县之一切行政事务,分别由宁夏省政府、青海省政府处理。由此,辖境大幅减小。民国三十六年,全省土地面积为平方公里,区域包括今甘肃省全境(除玛曲县外),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降德、固原、海原、化平、西吉等县。东接陕西,北邻宁夏、蒙古,西界新疆,南接青海、四川。

10月19日,国民政府令正式公布设置宁夏省,行政区域为原甘肃省宁夏道所属8县及宁夏护军使辖地。民国十八年1月1日宁夏省政府成立,下设民政、财政等厅。原属甘肃省宁夏道各县来属。省会先后驻宁夏县、银川市,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民国三十六年土地面积为平方公里,辖1市、13县、2设治局,另境内有蒙旗3旗。辖境相当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大部(隆德、固原、海原、化平、西吉等县除外)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东部。

民国十七年()9月17日,国民政府令以青海地区建立青海省,暂以甘肃西宁县为省治。10月20日,又令将甘肃西宁道属西宁、乐都、大通、巴燕戎(化隆)、循化、贵德、涅源等7县划入:“甘肃省旧西宁道属各县与青海形势毗连,应即划入青海省,并定西宁为青海省治。”

民国十八年1月20日,省政府在西宁成立。省会先后驻西宁县、西宁市,均即今甘肃省西宁市区。民国二十年8月,青海省政府咨请明令撤销青海省土司各职。经国务会议议决,国民政府于8月22日令准,民国三十八年()9月5日,省会西宁解放。

民国三十六年,全省土地面积平方公里,辖1市、19县、2设治局,境内另有蒙旗29旗。辖境与今相似,东部界线有所变化,包括今甘肃省玛曲县区域。东、北接甘肃,西界新疆、西藏,南邻四川、西康。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