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双遗茶寿生活省第14届茶博会举
2023/2/11 来源:不详(“只此双遗、茶寿生活-我的新化我的茶”新化红茶品牌推介会现场)
(王林出席新化红茶品牌推介会)
(左志锋出席新化红茶品牌推介会)
(姜世星出席新化红茶品牌推介会)
云上新化(记者段志龙王绍辉钟诗豪)9月3日下午,“只此双遗、茶寿生活-我的新化我的茶”新化红茶品牌推介会在14届茶博会上举行。5名百岁茶寿老人登台为新化红茶助力,倡导健康茶生活。
中国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正和岛首席经济学家王林,省茶叶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包小村,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张曙光,湖南省茶叶协会会长、湘茶集团董事长周重旺,省茶叶协会名誉会长曹文成,省茶叶协会秘书长王准,湖南红茶促进会会长伍崇岳,娄底市二级巡视员袁若宁,新化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三级调研员、新化县茶叶产业领导小组组长姜世星,新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欣华,副县长罗轶民,及来自省市县的领导、专家学者、经销商、在长新化籍企业家、商业协会代表等出席推介活动。
推介会上,左志锋介绍了新化红茶历史、独特品质和发展前景。他说,新化红茶是一杯来自“湖红之源”的双遗老茶,是一杯来自“湖红之源”的健康好茶,是一杯来自“湖红之源”的致富名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富含硒元素的土壤条件,孕育出新化红茶独特的“乌油紧实、蜜香悠长、甘鲜醇爽、橙黄透亮”天然品质和富含茶黄素的鲜明特征,享有“健康茶黄素,地道新化红”“一克茶黄素,十两软黄金”的美誉。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到了10万亩,亩以上的茶园基地14个,有6个省级茶叶产业示范园,茶叶综合产值近10亿元,从业人员8万余人,是“湖南红茶”的核心产区,是大湘西“潇湘”品牌茶叶主要生产县。新化将充分利用好“湖红之源”这块金字招牌,着力推进茶旅融合,以茶兴旅,以旅促茶,把新化打造成最美茶旅之乡,真正为湖南红茶产业的发展贡献“湖红之源”力量。
姜世星解读了“只此双遗、茶寿生活”的健康茶生活。他说,紫鹊界梯田是中国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双遗产”农耕宝地。在这里,世世代代的农耕生活和饮茶习惯沉淀了“只此双遗,茶寿生活”的文化底蕴;物种丰富的中小叶种茶叶基因库大熊山原始森林孕育了“只此双遗,茶寿生活”的健康品质;云上仙境天门山奇观独特的南风灌顶小气候环境成就了“只此双遗,茶寿生活”的独特魅力;全县渐入佳境的茶旅产业融合展示了“只此双遗,茶寿生活”的蓬勃朝气。仅渠江源产茶区90岁以上的老人位,岁以上的老人15位。在渠江源里,新化红茶成就了中国“茶寿之乡”,在湖湘大地,她奠定了湖南红茶核心产区地位。
中国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正和岛首席经济学家王林、省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包小村,省茶业协会会长周重旺对新化红茶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高度赞誉新化健康茶寿生活。专家指出,新化红茶人文历史底蕴和生态环境,以及独特品质的健康茶寿密码,让新化红茶成为湖南红茶标杆;他们希望与天下茶人,共享新化红茶红利、共闯这片发展蓝海,做大做强新化红茶品牌,弘扬中华茶文化。
(茶寿情景剧“我的新化我的茶”)
(茶寿新化添寿仪式现场)
茶寿情景剧“我的新化我的茶”呈现了新化茶人家家户户、世世代代种茶采茶、制茶喝茶的茶寿生活,展现了新化人祭祖喝茶、饭前喝茶、以茶待客的饮茶习惯和茶寿老人高龄长寿,五代同堂甚至六代同堂的“世遗”日常生活。
在茶寿新化添寿仪式上,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张曙光、娄底市人民政府二级巡视员袁若宁、新化县县长左志锋和茶寿老人周胜彬为新化红茶注入新的名气、新的朝气、新的底气。
编辑:曾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