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奶奶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历史资料是这样显
2025/5/11 来源:不详01有网上资料说冰心奶奶是黄埔军校毕业的,见下图:网上资料网上资料这正确吗?我们来看看资料:在黄埔军校的历史上,确实招收过一届女学员。不过,不是本部招收的,是武汉分校招收的。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后,黄埔军校便在武汉创办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年初,分校决定在全国的一些大中城市招收女学员。消息一出,各地女青年报名相当踊跃。最后经过严格审查,只录取了人组成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子学员队,加上由湖南学兵团并入的30名女生,女生队总数为人。徐向前元帅的夫人黄杰,聂荣臻元帅的夫人张瑞华,叶剑英元帅的夫人危拱之,以及赵一曼、谢冰莹皆出自这批学员。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女学员很明显,以上的作者把冰心奶奶(原名谢婉莹)和谢冰莹弄混了,她们并不是一个人,是两个人。02冰心简介冰心(年10月5日—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冰心(年10月5日-),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年全家迁至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年的小说《分》、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l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自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也就是说年,冰心奶奶已经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任教了,不可能去武汉入学黄埔军校。03谢冰莹简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谢冰莹。世纪之交,刚过95岁诞辰,在美国与世长辞。她的人生和创作,对我们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对中国历史也闪射过光芒。她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年开始发表作品。在谢冰心、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运连得最紧密的一位。谢冰莹原名谢鸣岗,字风宝,湖南新化人。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校(又名湖南第一女子师范),未毕业即投笔从戎,于年冬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前身)。经过短期训练,便开往北伐前线汀泗桥与敌人恶战。她的《从军日记》就是在战地写成的,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年军政学校女生队解散,先后入上海艺大、北平女师大学习。从北京女师大毕业后,她用几部书的稿酬作学资,赴日本留学(年)。因坚拒出迎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访日,而被日本特务逮捕。在狱中她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当面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受到极为残酷的脑刑、指刑、电刑的严重摧残。被遣送回国后,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学(年),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遇到“七·七”事变,为救祖国危亡愤而返国,组织“战地妇女服务团”,自任团长开往前线。在火线上救助了大批伤员,并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她是无可争议的女中豪杰。抗战爆发后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参加战地工作,写下《抗战日记》。抗战后期还在重庆主编刊物。曾任北平女师大、华北文学院教授。年赴台湾,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后改为师大)教授。年因右腿跌断退休。居于美国旧金山。谢冰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充满艰险和坎坷,但都被她刻苦钻研和大智大勇给化险为夷。从一个农村女孩到一个女兵,又到著名女作家,这种充满魔幻性的飞越,靠的就是刻苦钻研的知识,自觉塑造的素质和敏锐的射门意识获得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她一生出版的小说、散文、游记、书信等著作达80余种、近部、多万字。代表作《女兵自传》,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文字。谢冰莹于年去世。这也是为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一生经历丰富,著作很多。04那么,她们是不是姐妹或亲戚呢?遗憾地告诉大家不是。只不过谢冰莹的名字和冰心的原名谢婉莹很相近,她们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福建人,相隔甚远,并不是姐妹或亲戚关系。不过两个人是曾经见面(资料记载只有一次:冰莹在四川成都制革学校教书。这时,冰心正好从重庆到成都讲学。于是,冰莹托友人给冰心捎去口讯:“请你专程代我去问问家姐,什么时候有空,好专门去拜访她。因为我听说家姐很忙,且生活很有规律,我不敢贸然前去打扰。”冰心很快回话说:“请转告舍妹,待我忙完这一段,我一定去看望她。”传达这话的人莫名其妙,问道:“你们既然是亲姐妹,为何这般客气?”冰莹笑道:“我们是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亲姐妹’。” 后来有一天,冰莹得知冰心在战时迁往成都的燕京大学讲学,便专程前去听讲。冰心讲完学,冰莹便走上讲台,紧紧握着冰心的双手说:“姐姐,妹妹冰莹看你来了!”冰心感动得流出眼泪,说:“自从读了你的《从军日记》,一直想见你这位倔犟的妹妹,今天终于见到了!”可惜的是,这对文坛上的“姐妹花”,这第一次见面也是她们的最后一次见面。),而且书信来往很多。在信中,冰莹称冰心为“家姐”,冰心则一直称冰莹为“舍妹”,可见两人的关系是互相慕名,很尊重对方。所以,请不要搞混了,冰心奶奶(原名谢婉莹)和和谢冰莹是两位文学作家,她们各自都有精彩的人生。对此,您是怎么看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