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油溪桥村文明乡风就是生产力新华社客

2023/2/17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pj/

新华社长沙8月18日电(记者陈宇箫)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首批21个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油溪桥村入选。从恶臭难闻到环境宜人、从民风剽悍到文明示范、从一穷二白到产业兴旺……油溪桥村十多年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组织振兴摆在突出位置,以民主协商推动村民自治为发展基础,以产业发展壮大为经济保障,在治理举措和发展模式上发力,走出了一条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以党风带乡风优化村民自治模式

油溪桥村地处湖南中部,位于典型的石灰岩干旱区,土层浅薄、保水能力差,加上山多地少,自然资源贫乏,曾是省级深度贫困村。一句“养女莫嫁油溪桥,一年四季为呷(方言“吃”)愁”,道出了这里的贫苦落后和村民们的辛酸无奈。

“剽悍”的乡风也是制约村里发展的重要因素。乱丢乱扔、打架赌博、大办宴席,甚至向过路车辆收“买路钱”……曾经的油溪桥村一度被贴上了“烂村”的标签。

盛夏时节,如今的油溪桥村,整洁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村民们有的在自家屋场里清捡收获的桃子,有的在甲鱼养殖基地里忙活,有的在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出力……远山、古桥、溪涧,宛若画境。

图为油溪桥村一隅

乡风“质变”的背后,油溪桥村始终坚持抓好两条“主线”。首先是抓党员制度化管理,强化提高队伍素质和管理服务能力。要求党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坚持做到“三到”“三先”。“三到”即,眼要看得到,嘴要说得到,手要做得到;“三先”即,拆除乱搭乱建先从党员干部及亲友开始,义务筹工先由党员干部带头,落实处罚先从党员村干部身上实行。同时,村里执行乡风文明创建党员联户包干机制,以公开承诺、定期评比、整改落实等情况作为评定党员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把乡风文明创建效果作为检验村级组织能力和党员队伍素质建设的一项长效考核机制。

二是坚持节约就是发展,乡风文明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规章制度由民定,坚持村民自治,把取缔麻将馆、酒席从简、全体村民禁止在公共地段吸烟等纳入村规民约,采取六步修订法,让群众真正参与到村规民约的制定和落实中。

为了确保村规民约的执行和乡风文明的建设效果,油溪桥村制定了详细的乡风文明创建管罚措施,建立了户主文明整建档案,在此基础上推行积分制管理,逐人逐户实行积分动态管理。村组干部每月按时对村民的生产建设、遵守村规民约等情况进行督查登记,对好的现象及违反村规民约、不履行村民义务等行为,村委召开评议会议并经核实后记入文明档案,并与奖罚措施相结合。

多年来,乱放鞭炮、大操大办等陋习已在油溪桥村消失,“烂村”已然蜕变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图为油溪桥村一村民家外墙上悬挂的各种“乡风文明牌”

——“1+2+3”模式强化队伍建设

“人才是破解难题的关键点。”村干部彭祥兵介绍,培养带头人、加强各方合作、优化队伍结构都需要多形式、多途径、多层面的选人用人机制。为此,油溪桥村以问题为导向,以优化基层组织结构为突破口,以推动乡村治理为切入点,牢牢抓住村民自治这个关键点,在破局“基层组织建设”上,提出了“1+2+3”模式。

“1”是公开竞选,优配村支两委成员。乡村的治理、发展离不开好的村干部,因村选人、因项用人、因事议人,是油溪桥村换届选举的硬性标准。

“2”是村校合作,村企合作。招聘一批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现实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加强与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让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为乡村治理、发展注入新活力。

“3”是采取“选举一批、招聘一批、培养一批”的选人用人模式,优化村级组织结构。

目前,村支两委从原来的5人增加到现在各类管理专业技术人员16人,并与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商会等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人力资源才是最大的资源,精神财富才是最大的财富。”油溪桥村一幢民房的外墙上印着这样的标语。村干部表示,乡风文明创建是一项综合性和经常性工作,面广、量大。随着基层组织队伍的加强,其内涵和维度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一是在生态保护上,村里根据发展和实际需要制订了山林绿化与整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组建了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义务宣传队,建立健全美化绿化管理机构,通过组织领导、创新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村民对乡村美化绿化的参与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同感。

二是实施环境治理常态化管理,对在每月卫生评比中较差的农户,村组干部采取一对一帮扶整改的办法,实行卫生整治滚动式推进。

三是丰富全村文化生活,比如举行全民健身运动会,成立篮球队、乒乓球队、广场舞队,组织青少年唱爱国歌曲等。

图为油溪桥村的“好人街”,招牌上印有村内的“好人好事”

——“一股绳”谋发展

位于石灰岩干旱区的油溪桥村由于自然资源的“天生不足”,加上资源分散、资金技术缺乏,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村民们此前只能以“散种”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为生,每年收入刚刚“管温饱”。

近年来,油溪桥村选择了一条集体所有制与联产承包责任制相结合发展路径,坚持短期、中期、长期产业规划结合,一、二、三产业和小农户经济、村集体经济和公司股份制经济“三乘三”规划打造,采取“村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进行统一规划、整体开发。

“村里产业开始调整的时候,不少村民不了解,有顾虑,有的作物要几年才有收益,有的人还有抵触心理。”80岁的彭育科说,随着乡风一天天改善,村民们“不闹事,讲道理,一股绳”,产业调整工作顺利进行。改种植桃子后,彭育科家的收入翻了几番,算上养鱼、农家乐等,去年收入超过了6万元。

目前,村里甲鱼养殖、稻田养鱼基地有亩,经果林多亩,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年的不足元增加到年的元。另外,全村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4个,建立了游客接待中心和培训中心,开发了村集体农庄、饮水厂、民宿、农家乐,聚集了餐饮、住宿、培训、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村集体经济链条,村集体经济从年负债4.5万元到年盈余万元。

村集体还成立了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全村所有开发项目统一由开发公司统筹规划,公司负责产业开发、产品销售、项目引进等。

“文明乡风就是生产力”这一治理理念正在油溪桥村“开花结果”。眼下,油溪桥村正在三个方面下狠劲:一是自身资源的统筹整合,特别是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正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创造条件;二是不断探索乡村治理举措,坚持走节约型乡村振兴之路;三是开展招商引资,补齐发展资金和市场开发短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5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