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疫情中搜集的人脸识别数据,如何避免

2023/5/9 来源:不详

5月17日,一份针对人脸识别与公共卫生的调研报告发布,显示利用融合人脸识别技术的体温检测、密切接触者追踪等方式有效应对新冠疫情,但也带来关于隐私保护的担忧。

这份报告涵盖收集自11个国家的份问卷,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公共卫生危机结束后,应销毁在非公共空间内搜集的人脸信息,超七成受访者希望减少不必要的人脸识别应用场景。尤其是在恢复正常生活后,受访者普遍认为,应削减出于应对危机需要采集的人脸信息和部署的人脸识别应用。

针对此,报告撰写方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曾毅接受新京报专访表示,人脸识别等自动检测技术在防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仍然存在若干类风险,很容易泄露隐私。应倡导人工智能作为辅助技术支撑建立公共卫生危机预警与防御体系,人脸识别可以作为其中辅助技术之一,但同时应最大限度减小其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与隐患。

这份《人脸识别与公共卫生调研报告》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英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是两家研究机构共同发起的“人工智能与健康社会系列调研”第一期。

应推进个人隐私数据获取与使用的知情同意

新京报:在疫情防控中,人脸识别应用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

曾毅:人脸信息中包含重要生物特征信息,并关联日常生活中诸多方面。人工智能不但可以通过人脸准确识别身份,甚至能从中推测出部分健康状况。对类似于人脸信息等重要生物特征信息的必要、合法获取、使用、安全存储是大多数公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