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铺就脱贫致富路娄底新闻网
2023/5/15 来源:不详草莓铺就脱贫致富路
——记新化县枫林街道办事处向荣村蔡永华
娄底新闻网通讯员邹蝶嫩
拜师学艺定目标
蔡永华,新化县枫林街道办事处向荣村人,今年55岁,初中未毕业,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父亲在他不到4岁时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他们7个子女,他的梦想就是一定要去学一门手艺帮家里赚钱,让全家过上好日子。15岁,蔡永华就开始学泥瓦工,虽然辛苦,但还能糊口。上世纪90年代,好多的人开始往城里跑,学做生意赚大钱。当时,蔡永华的心里痒痒的。于是他就跟他堂哥一起买了一辆两轮手推板车,到街上卖起了水果,从此,与水果结缘。蔡永华一边卖水果、一边做泥工。因做了心脏手术,随着年纪增长,做泥工这种体力活明显吃不消了。
年,看到儿子快30岁,还没有稳定的工作和事业,蔡永华心里不是个滋味。当年,娄底大道全面启动,工程进度很快,蔡永华的心怦然一动:路通了,他该如何抢抓机遇?天天看着河对面满竹村很多草莓基地,一家人经营管理,凭草莓赚得口袋鼓鼓的,蔡永华很是羡慕。心动不如行动。于是,蔡永华跑到河对面求师学艺。很幸运地是,他很快找到一个很热心很朴实很投缘的浙江师傅。蔡永华就全身心地向师傅学,帮着一起干活,白天他是天天问师傅怎样干,晚上天天与儿子讨论如何干好。两年后,蔡永华相信学有所获,自信只要草莓品种选得好,种植技术学到位,占个地理好位置,草莓不愁销路。回家后,跟儿子商量了一下,儿子也很支持。可是,父子俩还是担心万一失败了,亏不起!蔡永华也再三地思虑着,然后耐心地跟儿子商量:“你还年轻,不去尝试一下,怎么知道行不行,人只要有了目标,有了希望,坚持不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有办法迎刃而解。万一失败了,爸妈替你扛着,还可以重新再来,反正都是穷,为何不去拼一把,让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
小试牛耳初见效
年,家门口的老屋院大桥完工。机会来了,蔡永华不想错过,赶紧流转了自家门前的田地,并找到他的草莓师傅帮着指导规划设计。他们父子俩四处想办法筹借资金,由于他是贫困户,很多亲戚朋友都不敢借,怕他家发展不成功,亏了还不起。正在焦头烂额时,向荣村村支书和枫林街道办事处驻村扶贫工作队走访到他家,详细了解他家创业情况以后,决定帮他申报扶贫小额贷款,一举解决了燃眉之急。
种植草莓需要精耕细作,需要丰富的实际经验。年,蔡永华先试种了16个大棚。由于是第一次试种,他不敢有半点懈怠,每天顶着炎炎烈日,起早摸黑地干活。父子俩几乎每天都是用汗水洗澡,虽然辛苦,但看到草莓的生长,他们和邻居们一起有说有笑,非常高兴。
不久,草莓探出了头,他又适时地给种苗追施有机肥。渐渐地,红彤彤的草莓露出了笑脸。采摘草莓的第一天,蔡永华父子俩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