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困人口健康保驾护航新化县脱贫攻坚多
2022/10/22 来源:不详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17日讯(通讯员罗新光张东红)娄底新化县地处湘中偏西,是一个拥有万人口的革命老区县、国定贫困县、农业大县。近几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把健康扶贫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认真落实国家健康扶贫政策,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每一个村“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和“让群众看得起病”,为贫困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全面贯彻落实健康扶贫政策让群众看得起病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健康扶贫和精准脱贫精神,新化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朱前明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任副组长,县卫生健康局等相关县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所有医疗单位“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等具体政策措施,形成了各部门合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的格局;全县对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医疗保险,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县民政局全额资助;对城乡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县政府按其当年个人缴费标准的50%予以补贴;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住院医药费用,其综合报销比例保证在85%以上;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核报比例比其他人提高5%;从年8月1日起,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享受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民政医疗救助、医院减免、财政兜底等“六重保障”,所有医疗单位对贫困人口全面落实“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努力缓解贫困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图为上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宣传服务活动。 同时,为了让村民群众人人知晓健康扶贫政策,新化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广泛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该县采取“村村响”广播、墙体标语、宣传手册、宣传厨窗、宣传车、送医送药下乡等活动。3年来,各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服务活动余场次,发放健康扶贫宣传资料余万份,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次,直接受益人群22余万人次。通过这些宣传措施,促进了健康扶贫政策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全面改善村级医疗服务条件让每个村有地方看病
图为维山乡卫生院医生为水口村贫困户上门开展健康体检。 为了让每个村都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新化县采取了三个措施:一是全面加强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近3年来,新化县对个村的村级卫生室持续开展“五室”创建达标活动,加大公卫经费投入力度,规范医疗服务和管理,加强乡村医生能力培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经过排查,年全县还有28个村没有村卫生室,当地老百姓没地方看病。今年年初县财政投入万元,给这28个贫困村建立了高标准的村级卫生室,都于10月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二是扎实开展全科医生驻村全覆盖工作。近3年来,新化县通过公开招考医务人员,加大转岗培训力度,全县目前基本实现了全科医生驻村全覆盖。三是广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近两年,新化县组织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建立个家庭医生团队,针对全县30个乡镇、个村的村民群众,采取上门服务、预约转诊转院、开通绿色通道服务等具体措施,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全覆盖。截止12月10日,全县贫困人口四类慢病患者人,慢病签约服务率达%。
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远程诊疗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
医院远程会诊中心。 新化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农业大县,山区老百姓看病难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近几年,新化县在全省率先开展村级远程医疗,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从年年初开始,新化积极争取中国光大集团的援助和支持,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在全县选择29个偏远山村建立了村级远程医疗点,这些村级远程诊室既联通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医院、医院、医院,还医院;年该县已开展远程医疗例,其中远程会诊例(医院会诊5例),远程心电诊断例,山区贫困患者占比达85%。随着村级医远程医疗的开通,山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医院专家的诊治,许多贫困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如:维山乡碧水村患者曾某,男,7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的孩子;患者因体弱多病3年在县内多处诊治,B超检查出脾脏肿大,具体病因不明,因家庭医院诊治,一直得不到有效救治;今年6月27日,当地村卫生室向患者亲属介绍了远程医疗,在县卫健局的帮助下,就在碧水村卫生室,通过远程会诊医院专家会诊,经胰脾外科与儿童血液科两位专家联合远程会诊,做了明确了诊断,该患者是得了一种遗传性血液病;根据专家的指导完善了其它检查后,经县卫生健康局联系,医院远程接诊和住院安排,当即为患者安排了住院床位,目前这位患者经手术治疗已完全康复。新化县的远程医疗工作获得了省市卫生健康部门的充分肯定;年10月,新化县被安排在全省贫困县卫生健康远程医疗培训班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在中国光大集团举办的扶贫展览会上,新化县远程医疗工作得到了李小鹏董事长的高度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