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化县有哪些特色民俗习惯呢您知道吗
2023/4/15 来源:不详:
尝新节”是一个很独特而且具有地域局限性的节日。在宋廷开梅山之前,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统治者都想征服梅山,所以梅山境内的战乱一直不断。为了与历代入侵势力抗争,梅山山民推选出了很多位首领。其中有一位叫“辛”的人,他年轻有为,武艺超群、足智多谋。现在流传“尝新”的地域,那时候都归他管。他带领山民白天劳动,晚上练武,遇到有军队入侵,便率部顽强抵抗。与入侵军队对抗多年,一直没打过败仗。
山民们为了纪念“辛”,把他牺牲的这个“卯”日作为祭祀“辛”的日子,称为“偿辛”,并世代相传。后来有人觉得“辛”字犯忌,就改为“尝新”。再后来,人们记不起到底是哪个“卯”日了,就由族长在六月左右除了“辛卯”以外的其他五个“卯”日中,按照农活的进展定一个日子来“尝新”。这是“尝新节”的由来之一。
“尝新”,“尝”的是食物,体现的是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厚重的家国情怀。一个传统的节日,能体现出梅山人的忠、孝、仁、义、礼、信。“尝新节”,是“梅山精神”的缩影,它作为一种梅山文化,理当载入史册,传承百代,流芳千古。
:
木桶鼓看似简单,其实它的加工制作是很有讲究的,整个制作工序有近百道。如选用木板,先要进山选树、伐木、然后拉运下山、锯木成料,要求其纹路要对齐,无节点,经过三伏天干躁后,制成长短一致、形状统一,厚薄均匀的鼓板,用上等桐油刷三遍后,再刷优质清漆。
牛皮须选用老一点的水牛皮,程序甚为复杂。先用化学物品将其脱毛,然后用手工将牛皮去脂、削薄和定型晒干。再根据鼓面的大小裁剪成圆形,最后用米糠炒过的竹钉将水牛皮绷紧有序地钉在木桶鼓两头。大鼓一般要用个竹钉,中鼓需用个竹钉,小鼓只用个竹钉。
牛皮绷得紧,鼓声高吭响亮,绷得松一点鼓声则厚重低沉。鼓面有太极图和十片花瓣等图案。鼓还有阴阳面之分,象征着天地乾坤。
:
新化有句著名方言:“坐上头,呷膀头”。新化人做喜事办酒席时要排席位。在偌大的酒席中,进门所见第一排的西北方的第一桌为首席。坐在这桌中的人是主家最尊贵的客人。而坐在此桌中西北方的第一个人便是整个酒席中最最尊贵的客人,这就是坐上头。所谓膀头就是猪的后腿肉,与市面出售的金华火腿、云南官武火腿是一码事。做大型喜酒时,主人必宰猪。
宰了猪,屠户按照主人的要求,在猪后腿切下一块,去掉猪蹄,切下的肉大约四至五斤,要划成圆,这就是膀头。正宗的膀头席只有男方的婚宴中存在,“坐上头,呷膀头”只有女子的父亲或者兄弟才有资格。
:
传习千年的乡村盛会——集市,人口最多,买货的、卖货的、卖艺的、看把戏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吆喝声、呼朋唤友声,笑声、争吵声,各种声音杂烩在一起,集市就像煮沸的一锅粥……
集市在洋溪平原的西南端,是新化县槎溪镇镇政府的所在地。打记事起,太平头每逢农历的二五八赶集,热闹非凡。小时候,总喜欢跟着父亲去那里赶集,在热闹的氛围中体验欢乐。
: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风情一方俗。新化民居文化历史悠久,建房乔迁,习俗繁多。风格独特的建筑文化,颇能反映新化“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其土地引用、平面布局、空间处理,内外装饰上都有一定的建筑艺术水平,从选址、选材、择日到动工开基、起手、上梁、封顶、落成直到乔迁,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视为喜庆,都要庆贺一番,是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
:
“杯子糕并非菜肴,而是一道具有新化特色的糕点、小吃,貌似元宝,大小和婴儿的拳头差不多,颜色透亮,质地细腻白嫩,口感香软,略有粘连。杯子糕又叫肚脐糕,因为杯子糕表面有一个凹进去的圆眼,像人肚皮上的肚脐眼,所以孩子们称它为肚脐糕。杯子糕按颜色分两种:金元宝和银元宝;金元宝以红糖和米糖调色,银元宝用白糖或糖精和面制成。
新化县城最有名的杯子糕是南门下曾氏杯子糕,最普通的是向东街,在几家面馆附近,有三四家做小吃的,他们也生产杯子糕,有凹凸两种,凹形称为肚脐糕,质密而嫩,嚼如清炖蹄筋;凸形称杯子糕,满是蜂巢气眼,耐嚼爽口。”
:
梅山人过年,并非仅指春节这一天,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这一段时间,都称之为过年。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为“迎春日”。也叫“扫尘日”。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居室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霉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梅山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
:
新化人为人厚道,民风淳朴,历以诚为处世之本。因其诚,故不为人所戒惧而乐与之交;亦不因贫穷而弃义,不为过失而轻易责人。世称新化人“朋友多”、“好客”绝非庾词。每逢客人来访,主必迎于门外。入室后,要新为泡茶敬烟,谊重者还要留饭,以好酒好菜招待。客去主送,旧时要说“招待不周”现时多说“好走”或“再见”。每逢喜庆,必设宴以迎亲朋。入席时,讲究座位,要请长辈或至亲客人坐“上席”,席间要敬菜敬酒。
:
新化民俗对岁时节令,甚为重视。相传民间于节令中预片年负之丰歉和人事之凶吉,或借机娱乐以示祥和。其祭祀祈祷,虽属不稽,但亦反映了一种心理习俗。兹择其主要者录之于次。
:
农历二月十五为花朝,亦称花烛,青年男女多择此日完婚,可得“喜星相照,夫妇偕老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