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我小区打卡我记录房屋,房屋记录时

2023/4/21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俗话说:“家搬三次穷”,这句话用在而今明显不恰当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是搬家不会穷,反而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住房越来越好,楼层愈住愈高,甜蜜的生活充满阳光。

▲小时候居住的土屋。

记得小时候,我家六口人拥挤在失修的狭小土屋里。每当盛夏暴雨从门前汹涌流淌,冬天北风呼呼狂吹时,一家子都胆战心惊,生怕土屋在不经意间坍塌。每年冬季来临前,勤勉的母亲总是想方设法弄来旧报纸粘贴在两个破窗户上,以抵御寒风,却使原本暗淡缺光的房间更加昏暗。

▲当知青时住过的木板屋。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尚未成年的我奔赴乡村当上一名插队知青。一位朴实的老农将其建筑年代久远的木板屋让出给我们免费居住。该木板屋由于历经多年烟薰火燎,四壁及天花板几近漆黑,屋内光线昏暗,大白天如同傍晚。幸亏整天在外边集体劳动且时间较长,中餐捎带几个红薯充饥,收工后吃完晚饭立刻上床睡觉,几年下来日子过得还算充实。

后来知青返城,我被安排在新化县骨胶厂上班,不久担任锅炉车间负责人。当时在城郊租住的也是木板屋,与插队时居住的木板屋大致相仿,但建房时间稍短,墙壁没被烟薰,屋内采光尚可。

▲在西安镇东家湾居住的二层砖房。

上世纪80年代初,我跟随父亲迁往桃源县西安镇,一家子住进了湘西金矿(改制后称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坑口当时最好的房子——东家湾二层砖房。小镇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格外新鲜清爽。

为了弥补自己往昔在文化知识方面的欠缺,我在这里谢绝亲友来访,把握机会闭门自学,抓紧时间拼命“充电”,为日后勤勉立世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在沃溪镇李家湾居住的四层楼房。

在桃源县西安镇居住两年后,父亲调往矿本部继续从事采掘技术工作。此时我参加湘西金矿招工考试居然获得总分第一,被择优录用,成为一名国有企业的井下充填工,到沃溪坑口生产一线采矿。由此全家又迁往沅陵县沃溪镇(后来划归官庄镇)李家湾,居住的房子是矿里分配的四层砖房,居高临下,采光性极好。我在这里成家立业,“晋升”为一名独生子女的爸爸。

▲在官庄镇团结村居住的砖混结构四层楼房。

上世纪80年代末矿里实行住房改革,全家又搬入位于官庄镇团结村新建的砖混结构四层楼房,在这套60平方米自购楼房中居住20多年。欣喜邻居和睦相处,相敬如宾,至今印象颇深。

在此期间,我一直在沃溪坑口工作。承蒙党组织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培养,我光荣入党,先后担任管道工、工会干事、记录员、专职统计员、党支部书记、工区区长、工段段长和坑口办公室主任,经历了企业改制,见证了黄金矿山的不断发展壮大,员工收入逐年增加,家庭生活与住房条件大大改善。

真诚感谢与时俱进的湖南黄金集团,真诚感谢辰州矿业各级领导、同事和至爱亲朋的呵护和帮助,尤其是平时润物无声的熏陶,使我始终深怀感恩之心,时刻鞭策自己履职尽责,不敢有丝毫倦怠。经过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转变,自己从各方面都进步较快,多年来共计43次荣获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会工作者、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员工、先进统计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和先进宣传报道员等荣誉,先后两年被公司授予模范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永远铭记党组织对我的精心培养和关爱激励,永远铭记在口渴时给我甘露的人!

▲现在居住的小区园林街景。

由于女婿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陕西省西安市从事信息技术研发工作,加之自己临近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因此申请内部退休获得公司批准,我家于年4月从湖南辰州矿业迁往女儿女婿工作所在地十三朝古都西安市,住进了名副其实的高楼大厦——35层智慧楼,从此与这个陌生的国际化大都市结缘。

我家现在居住的小区濒临长安潏河湿地公园,这里绿树成荫,风光旖旎,誉为“小三亚”,系网红打卡地,且各类休闲游乐健身等配套设施齐全,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幸福,随处充满着温暖和欢笑。

月是故乡明,家居祖国亲。伫立高楼凭窗远眺,鳞次栉比的园林街景清晰可见。全家人笑逐颜开,其乐融融,由衷感到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和盛世,更加坚定了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对日益幸福美好的生活信心满满!

(作者为湖南黄金集团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退休职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