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刊发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
2023/7/9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癫疯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全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中国之治”开创新局面
记者董凡超鲍静
这是标注在中国大地上的平安坐标——
东。西子湖畔的浙江杭州三墩镇,一栋融应急处置、矛盾调解、联合执法、心理咨询于一体的平安综治站坐落城市中心,律师、心理咨询师、执法人员在此全天候值班,群众有矛盾,思想有疙瘩,辖区有险情,拿起手机即可就近获取一条龙服务。
西。陕西省规模最大的服装中转站和集散地——西安市长乐西路街道又迎来了一个贸易旺季。在这里,以“服务员(机关党员干部)+院长(楼门长)+警长(公安、消防)”为载体的平安机制建设,将反映诉求、解决问题的服务触角延伸至20多个大型批发市场、余家企业和1余个商户之中。
南。漫步在鹤地水库步道,只见碧波万顷、白鹭成群。这里是广东廉江、化州和广西陆川、博白4县的重要水源地,更有粤西“大水缸”之称。然而水污染问题曾一度成为此地绿色产业发展的桎梏。今年以来,沿岸地区开展跨区域联建共治,使得“久治不愈”的边界治理“顽疾”迎刃而解,唱响生态绿了口袋富了的“山水谣”。
北。秋季的松花江,奔流不息;巍峨的长白山,雄浑壮美。伴随吉林公安“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建设走向深入,基层警务提档升级,打击犯罪捷报频传,治安指标全面向好,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使命的感召绘就崭新图景——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各地因时而进,知所趋赴,准确把握职责使命,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雄关漫道上,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强基
今年年初,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某小区内,一名企图实施盗窃的男子从翻越围墙到被民警抓获,只有短短5分钟。
破案如此迅速?南昌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支队长徐瑞平介绍说,案发地位于全市智慧平安小区之一,小区围墙和居民楼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南昌市公安局以网格化智能防控体系建设为基础,推进建成个智慧平安小区,刑事警情实现大幅下降。
“云”在天空算、“网”在中间联、“格”在城乡治。
一年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有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人工到智能、从粗犷到精细、从单一到集约”的转变,不断提升基层平安建设的精细化水平。
网格队伍信息录入率达95%以上,网格统一编号、地理信息数字化建设完成率达92%以上……云南省曲靖市逐步搭建纵向贯通市县乡村四级、横向联通相关部门的指挥调度平台,推动“一图知全域、一网知全局”的平安建设新格局。
在贵州省惠水县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大屏上,来自全县镇级11个综治中心、个村级综治中心和全县个网格的动态预警数据闪烁跳动。目前,该中心日均高效快速处置各类易发突发事件多起,当地平安建设已完成从被动“堵漏洞”向主动“察风险”的转变。
江苏、浙江多地均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安防体系,推动风险洞察、防控、化解、治本、转化能力稳步提高,以“基层之治”夯实“中国之治”的坚实基础。
立制
交通安全知识如何家喻户晓?怎样才能做到既宣传法律法规,又形成接地气的约束方式,实实在在保护好群众的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
前不久,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养马街道顺江村制定出台了全省首个《交通安全村规民约》,将交通安全作为集体的“约法三章”,张贴在街头巷尾,由群众进行集体实施、落实集体监督。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一年来,各地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着力创新制度供给侧改革,不断加强平安中国法治体系建设,以“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
上海检察机关将加强老年群体司法保护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课题,发布《上海市检察机关关于加强老年人司法保护的意见》,全市各区检察院还就老年人权益保障、社区矫正、法律援助以及帮教对接等方面与公安、法院、民政局、司法局等签署工作文件,细化工作内容。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政法委、市卫健委牵头对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调研,印发《通辽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推动社会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现当地群众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58%。
聚力
“全民反诈你我同行”“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6月15日至17日晚,重庆市两江四岸各地标大屏滚动播放反诈防骗警示语,璀璨山城夜空再添一景。
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自今年1月1日启动全民反诈专项行动以来,截至8月底,该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量同比下降17.96%,打击成效逐渐显现,止付挽损大幅提升。
成绩背后,凝聚着重庆各区县创新反诈宣传、汇聚社会合力的不懈努力——渝北区邀请网络名人和民间艺人拍摄反诈短视频,投放各大平台;南岸区成立“警企联动反诈骗”联盟,货车司机加入反诈志愿宣传……全民反诈“钢铁长城”正在立柱架梁、夯基筑台。
一年来,各地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紧密围绕平安建设求取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通过一部手机,轻松搭建“检察——群众”双向沟通的桥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导各分州市检察机关打造“公益诉讼随手拍”举报平台,鼓励群众在发现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时,能随时随地举报,助力守护公共安全和绿水青山。
北京、天津等地健全促进市场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利用技术、数据、人才优势参与平安建设。山东、河南等地完善见义勇为确认、保障、激励等政策,激发群防群治活力。
由点及面、全域推进。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各地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造出一个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平安建设鲜活样板,把一市一地的平安汇聚成国家长治久安,不断推动“中国之治”开创新局面。
铸魂润心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政法铁军
政法机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记者蔡长春
见习记者刘洁
千古兴业,关键在人。
一支高素质的政法队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一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掀起一场刮骨疗毒的自我革命、激浊扬清的整风、铸魂扬威的教育,努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
试点蓄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早在年7月,中央政法委就召开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动员会,开启了历时5个月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
其间,全国35家政法试点单位、1.6万名干警增强政治自觉,敢于动真碰硬,勇于创新求变,狠抓任务落实,蹄疾步稳推进试点工作。
经深入研究,中央政法委对试点工作作出整体谋划,设计了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环环紧扣,推动试点工作落地见效。
试点地区各级党委高度重视,统筹各方力量,切实承担起试点工作的主体责任。试点单位负起直接责任,建立线索台账清零制度,做到查实一个、查办一个、销号一个;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一项一项抓好整改落实。
坚决清除每一匹“害群之马”,坚决不放过每一条“漏网之鱼”。
试点工作“严”字当头,以最严要求正风肃纪,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数字作证。
试点期间,立案审查调查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39人;处分处理人,其中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6人,辞退5人。
顽瘴痼疾是执法司法的“老大难”问题。
试点地区坚持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责任,强化即查即改、边查边改、真查真改,“减存量”与“控增量”双管齐下,集中整治“六大顽瘴痼疾”和其他突出问题。
……
5个月的试点实践,深化了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实施方案、操作规程和工作机制。
试点工作的探索,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开展提供了借鉴。年,轰轰烈烈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全国各级政法机关如期铺开,目前已经进入收官阶段。
集中开展
今年2月底至6月底,为期4个月的全国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市县两级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以及省属监狱、戒毒所集中开展,余万名政法干警参加。他们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进一步纯洁队伍,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力度空前的政法队伍自我革命。
欲事立,须是心立。
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推进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确保广大政法干警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
各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市县委书记讲党课、政治轮训、理论专题讲座等各类活动,组织广大政法干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见贤思齐,通过选树一批先进典型,用英模光辉事迹激励警心初心;见不贤而自省,通过组织旁听庭审等形式,教育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
此次教育整顿适用“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对主动交代问题的干警,在依纪依法的前提下兑现从宽政策,同时以“被查从严”倒逼,深挖彻查“漏网之鱼”。
许多存在问题的干警因此放下思想包袱,主动交代问题,实现处理一人、警示一片。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执法司法公信力的一些顽瘴痼疾,各地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一批长期制约公正执法司法的深层次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6月12日,当湖南望城公安“寻亲团圆”车队从长沙望城抵达娄底新化时,聋哑人周琪(化名)和失散多年的母亲相拥而泣。在望城公安“寻亲小分队”帮助下,失散21年的他们终于团圆。
这是教育整顿中,政法干警立足岗位为群众办实事的感人一幕。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惠民生。
各地各有关部门把人民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主责主业,深入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
持续推进
淬火成钢炼铁军,教育整顿持续推进。
8月16日,全国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在京召开,总结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回头看”情况,对第二批教育整顿进行动员部署。
会议明确,这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自下而上分两批进行,第二批为中央政法委、中央政法单位和省级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时间为3个月左右。
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自我革命、动真碰硬的决心和意志,对相关工作任务再推进,对重点难点问题再发力,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确保教育整顿按照既定目标不断深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明确提出突出政治建设,要求严守政治纪律,严惩政治腐败,防范政治风险,优化政治生态,提升政治能力,筑牢政治忠诚,做到“两个维护”。
各地各有关部门纷纷深入开展学习教育,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实现学深悟透,从而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定力、强化政治担当。
深挖症结根源,实现标本兼治。
针对第一批教育整顿中没有突破的案件线索、没有完成的顽瘴痼疾整治任务,在第二批教育整顿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推进解决,确保查处到位、整治彻底、不留问题“尾巴”。
标准之高前所未有、要求之严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是政法干警对教育整顿最直观的感受。
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动真碰硬激浊扬清。当前,这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自我革命正在向纵深推进,广大政法干警焕发新面貌、锤炼新本领,在新征程上奋发有为,让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更加可感可期。
全力战“疫”书写责任担当
政法机关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记者杜洋
见习记者杨佳艺
近日,42岁的牛某某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分局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10月29日,牛某某被确诊患有新冠肺炎,在流调溯源工作中,其故意隐瞒个人行为和密接人员情况,严重影响流调溯源工作。经公安机关深入调查、反复工作,牛某某才讲清事实,相关信息得以推送至疫情防控部门,警方遂对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政法机关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守护在依法防控的前沿阵地,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出台疫情防控保障措施,运用信息化手段保证执法司法工作正常运转,在法治轨道上保障疫情防控有序有力开展,生动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战疫情防控一线
10月24日凌晨,气温已经降到很低,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路街道办事处两个社区一个村的9个核酸检测点,40多名玉泉区司法局干警还在忙碌着。这些检测点由区司法局下沉包联,毫不放松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政法机关闻令而动,坚守在高速路口、道路卡点、隔离点……排查管控,报送信息,服务群众,只要有疫情的地方,就有政法机关干警忙碌的身影。广大政法干警坚持法治思维,依法防控疫情、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严惩涉疫违法犯罪。
北京警方已先后办理妨害传染病防治等涉疫违法犯罪案件24起,刑事立案侦查19人,行政处罚13人;
青海西宁警方依法侦办殴打防疫工作人员、散播谣言等行政案件14起,行政处罚15人;
宁夏警方共办理涉疫行政案件38起;
……
最新一轮疫情发生后,公安机关迅速对涉疫违法犯罪案件采取行动,确保了疫情防控有序有力开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政法机关坚持对涉疫违法犯罪“零容忍”,依法打击生产、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产品、物资,或生产、销售用于防治新冠肺炎的假药、劣药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违法犯罪;依法打击违反国家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囤积居奇,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防护用品、药品或其他涉及民生的物品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犯罪。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涉疫犯罪人,起诉1.1万人;全国法院依法快审快结涉疫犯罪案件件人,有力维护了防疫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
出台措施依法防疫
国庆长假后,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地暴发。面对严峻防疫形势,各地政法机关纷纷出台相应措施,保障疫情防控在法治轨道上顺利运行。
甘肃省兰州市快速激活市域社会治理“平战结合”应急体制,坚持法治保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组织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担当作为,为疫情防控提供法律意见、法律咨询和法治宣传等服务,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行业在疫情防控中的法律服务保障作用。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检察院制定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力企业纾困减负的十条意见》,紧盯受疫情影响的重点行业,聚焦经营困难的企业及其相关需求,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当好“疫情防控指导员、扶持政策解读员、困难问题协调员、服务发展助推员”,为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1月4日,宁夏公安厅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各级公安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及自治区相关规定,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打击十类涉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有效维护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治安秩序贡献力量。
年2月25日,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专门印发《关于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依法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工作。
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引导、组织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积极开展依法防控疫情工作,为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建立最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完善疫情应急处理机制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疫情暴发以来,各级法治工作部门、政法机关以法治思维统筹防疫大局,积极履行疫情防控责任,依法出台一系列防控措施、司法政策,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用使命和担当诠释了人民至上的理念。
创新模式优化服务
7月底,一台造型独特的智能机器人出现在湖南省韶山市韶阳村村部。它是由韶山市司法局引进的全省首个村级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包含“云”律所、在线调解、网上立案等“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解决法律问题,“小机器”在疫情防控期间也能发挥“大作用”。
疫情防控不能松、政法工作不能放。各地政法机关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智慧政法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确保疫情防控与政法工作两不误。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检察院研发“检察服务信访一键直达云窗口”,分别在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