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高材生辞掉银行副行长回乡种桑葚,是不

2023/9/23 来源:不详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王龙原来是浙江一家银行的支行副行长,年初辞职回到湖南新化老家,跟姐姐王丽云一起从事桑葚和无花果产业,通过种植、加工和农桑文化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力图将农户链接至桑果产业体系中去。五年以来,他在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也存在一些困难。他是城市中诸多精英分子返乡创业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的经验对我国如何吸引人才下乡以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启示。

跳出农门,跻身精英

王龙从小出生于新化一个农民家庭。这曾是湖南省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的寒苦使他从小就有跳出农门,摆脱贫困的志向。于是发奋苦读,年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新化三中,年又作为全县文科状元考入复旦大学。毕业后几经打拼,一直做到浙江义乌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支行副行长,并被总行列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从穷苦的放牛娃,成功蜕变为别人眼里高学历、高职位和高收入的城市精英。

辞职返乡,涉足农业

然而,正当前途不可限量的时候,王龙突然提出辞职,回老家“种田”。

事实上,在王龙心中,返乡创业的念头并非一时兴起。年,姐姐王丽云在新化县科头乡汝溪村创立了丽云山庄,从浙江引入桑葚新品种,一炮而红。年又引进了无花果,规模逐渐扩大,年桑葚和无花果种植基地扩展到多亩。姐姐王丽云看到市场前景广阔,希望王龙能够回到新化,一起经营这份事业。

这时候王龙也开始遇到了职业的懈怠期。斟酌之后,他终于决定返乡:“一方面是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希望能带动家乡人一起发展,为家乡脱贫做出一点贡献。”

放弃稳定的银行工作回到田间地头,亲人朋友们颇有微词。同事们也大多表示惋惜。

但王龙并不在乎,他相信之前积累的经验和人脉是他的优势,为相对封闭落后的故乡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扶贫,反哺家乡

年,抱着返璞归真、进入田园牧歌般的生活的期待,王龙回到家乡。然而现实却诗意全无,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异,他被打击得几乎放弃,最初,村里人并不看好王龙的事业。“这么多年的书白读了。”“是不是在城里混不下去了?”在这样的冷嘲热讽中,他与农户之间的交往也多不顺利。有些农户家里的土地宁愿荒着,也不愿流转给他们,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5名社员。

为了让村民们慢慢接受自己,王龙挨家挨户前去沟通,希望用诚意来打动他们。在最关键的利益问题上,他向农户们签订好协议,约定合作社卖不出去的果实,公司以市场价保底收购,这一下就解决村民最担心的销售问题。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加入合作社,汝溪村逐渐形成了一片整体性的桑葚采摘区。为了确保收益,他向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免费提供果树培植的核心技术;培训农民们如何预防果树生病;利用自己在义乌的商业资源,为桑葚种植户批发篮子,解决桑果包装问题;组织各种“桑葚采摘节”“山歌艺术节”等活动,再加上持续不断的网络宣传和电视曝光,汝溪村作为新化人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声名鹊起……

丽云山庄通过入股分红、就近就业、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与贫困户建立了长期的利益联结机制。村民通过资金入股或土地入股两种方式加入合作社,每户每年可从合作社中拿到少则几千、多则数万的分红收入。不入股的通过土地流转也可以获得千元左右的租金收入。在丽云山庄长期就业的脱贫户有46人,大多数是五六十岁的妇女,她们既可以就近上班,每年可以获得两万多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好孙子孙女。在王龙的带动下,当地余户贫困户成功实现脱贫。

村民们对王龙也逐渐从最初的拒绝沟通、冷眼相待,转变为积极配合,真诚感激。有些村民会经常将自己家里种的水果、蔬菜,或者刚从小溪里捞的鱼虾送给他,表示感谢。这让王龙很是欣慰:“农村人还是很质朴的,他们都懂得感恩。产业化就是要让利给老百姓,让他们赚到钱,才能形成长久的共生关系”。

创新新化传统小吃,制作成桑葚糍粑

深度转型,产业振兴

眼看着入股合作社的农户们获得了可观的利润,汝溪周边的村民也纷纷效仿,汝溪村周边大大小小的桑果种植园遍地开花。这么多桑葚种下去,必然会供过于求,导致恶性竞争。

这时,王龙决定从单一的采摘模式向精深加工转型。他花了23万元购入一户村民的闲置房屋,将其改造为加工厂。种植户的桑果收购回来后,将其烘干成桑葚干。同时与周边厂家合作,将桑葚干磨成粉,加工成桑葚面、桑葚糍粑,发酵后的桑葚酿成桑葚酒……

由于桑葚是药食同源食品,全身都可以开发利用。为了获得复合收益,王龙决定对桑树进行全方位的开发:桑叶用来喂蚕、养鸡、养鱼;新鲜的嫩叶用来做成鲜美的桑芽菜;经霜桑叶制作成桑叶茶、桑叶面、桑叶糍粑;就连每年砍下来废弃的桑枝,他都拿来磨碎后制成菌棒,培育桑枝木耳。这种桑枝木耳由于好胶质丰厚,富有弹性,口感酥脆软嫩,而且富含氨基酸、硒元素以及抑制血糖的脱氧野尻霉素等成分,零售卖到元/公斤,比市场价高出一倍多,仍供不应求。

王龙深知科技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他通过赴各地学习,吸收了全国领先的桑葚和无花果种植和加工技术,并与中科院、湖南省蚕桑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年,公司桑葚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年通过了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年获得7项专利。

在产业化过程中,王龙的金融和管理知识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利用现代股权理论,通过提供技术指导、政策咨询、营销体系搭建等服务,不花一分钱入股了周边十余家农场、合作社或农业公司,将其利益捆绑在一起,实现抱团取暖,合作共赢。同时,按照不同业务板块,将公司分拆为几个事业部,通过股权激励吸引当地年轻人加入丽云山庄,为有志于农业事业的年轻人,提供就业和创业的舞台。

在丽云山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桑果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至年底,公司产值达0万元,被认定为娄底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旗下新化县对江桑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强”。王龙也因为在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中的贡献,年当选为新化县人大代表。

文化振兴,注入灵魂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贺雪峰在农村深入调研发现,当前中国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农民收入太低、劳动太重,而是消费不合理、闲暇无意义,是社会关系的失衡,是基本价值的失准,是文化的失调。因此,他认为当前乡村建设的重点是文化建设。

王龙也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农村文化生活贫乏,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村民每天聚在一起打牌、搓麻将。他决定在桑果产业化中注入文化灵魂,以丰富乡亲们的精神世界。于是,便有了建立丽云山庄农桑文化园的构想。

年,他找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师团队,请他们设计丽云山庄农桑文化美学中心,将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与本土梅山文化相结合,融入了农桑展示、书画艺术、茶艺表演、汉服礼仪、国学讲座、经济论坛等功能。游客们除了品尝桑果美食以外,还可以体验中国五年多年农桑文化和传统美学的魅力。他在与村民打交道过程中,还发现农村隐藏着身怀各种绝技的民间艺人,便计划每年举办“乡村音乐会”“汝溪村春节联欢晚会”,使丽云山庄成为乡亲们平时休闲娱乐和展示才艺的场所,形成与村民同乐的共生关系。

丽云山庄农桑文化美学中心

苦乐并存,经验分享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丽云山庄已经基本建立了集桑葚和无花果种植、加工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他的带动下,汝溪村原来荒芜的田地、山头,均已种满了果树,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民宿、农家乐、水上乐园相继开业,晚上灯火璀璨,游人昼夜不绝。村民们聚众打牌的现象也基本杜绝了,人们争先恐后发展产业,山间田野处处飘荡着劳动者的歌声。

然而,作为返乡创业的先行者,王龙也遇到很多不为人知的挫折和困难,这也是后来者需要慎重的地方。首先要先深入考察当地的营商环境。农业还是需要政府支持,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因此经营者必须能够入乡随俗,迅速完成角色的转换。其次是必须做好风险防范。做农业,气候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无处不在。他的经验就是步步为营,规划先行。农业投资是个无底洞,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圈地成千上万亩,没做好规划就乱砸钱。三是要做接力赛,千万别跑马拉松。种植、加工、销售、农旅,只做其中一两环,或者只做垂直领域,其他分给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这样才能走得更轻松更长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6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