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县三江镇特色产业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3/10/10 来源:不详本文转自:红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王石磊通讯员陈小勇谌洁萍龙武军溆浦报道
产业兴旺,群众富裕,乡村才能振兴。
走进溆浦县三江镇广袤的农村天地,到处是乡村振兴带来的欣欣向荣景象,父老乡亲们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都是三江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个缩影。产业兴旺了,乡亲们致富增收的步子更稳了,
近年来,该镇把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提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立足点和归属点,以加快乡村振兴为契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助推产业兴、环境靓、乡风美,一个个生态秀美、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渐次绽放。为富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一幅农业产业振兴的美丽画卷铺展而开。
立足三江,打造经济强镇
三江镇地处溆浦县东部,东接新化县,南连新化县奉家镇,西靠祖师殿镇,北邻安化县渠江镇,总面积.58平方千米。
截至年末,三江镇户籍人口为人。民国时期,三江镇境域属新化县罗江乡;年,岗东乡、两江乡、善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三江镇。是溆浦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和全县的交通枢纽。截至年末,三江镇有工业企业13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去年8月,在三江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该镇明确提出力争在上一届基础上经济增长4.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
“这一目标的提出,是三江应对周边日趋激烈竞争的战略要求,更是我们立足三江看三江,走出溆浦看三江的发展需要。”该镇党委书记邹锡华表示,在努力实现未来五年规划的宏伟目标和镇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的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奋斗姿态,跑出实干强镇的“加速度”,全面开启三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
该镇依托三江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强力推动项目落地,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大发展。据了解,目前,三江镇已发展豆制品、高山云雾茶、竹制品等十大独具三江特色的产业。该镇还树立规划先行的发展理念,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镇区规划、村庄规划,不断完善镇区功能。构筑区域互动,镇村联动、优势互补的新型城镇体系。
“因地制宜,围绕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发培育特色产业,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以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聊到下一步的产业发展,三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肖煜中信心满满。
该镇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通过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小改大、弯改直、高改平,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三权分置”。引导各村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鼓励大户种植,提高机械化水平。
走进位于三江镇将溪村的养羊场,一栋依山而建的羊舍十分宽敞气派,羊舍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羊有的正在津津有味地享受“午餐”,有的正在打着盹儿惬意地“午休”,“哞哞哞”的叫声此起彼伏。
将溪村立足本土特色,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多渠道、多方式拓展村级集体产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羊场负责人陆序春介绍,羊场目前建了平方米的羊舍,可存栏头,目前存栏有50头,预计在今年的8月份可存栏到头。
通过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中心,三江镇巩固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镇创建成果,加快了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镇里正全力打造三江豆腐、高山云雾茶、雪峰山泉水等十大产业格局。
如今的三江,不仅产业发展来势喜人,而且民生保障有广度更有厚度,基层治理有高度更有深度,镇村治理井然有序、镇村面貌焕然一新,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信访“三无”乡镇、平安乡镇,呈现出一派文明和谐的景象。
因地制宜打造产业强镇
蓝天白云下,修葺一新的民居错落有致;乡间小路、庭前屋后干净整洁;院坝四周种植的樟子松、金盏菊、百日草随风摇曳……一幅幅恬静安详的田园画面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三江镇朱溪村徐徐铺开。村民王在果正在田里忙着下种红薯,“共产党的政策真的好跟上党的政策走,我们的生活一年要比一年好。”他一边干活一边跟记者聊着今年红葱的种植情况和打算。在三江红薯粉厂的仓库里三十多箱红薯粉整整齐齐的放着,王在果告诉记者,仓库里存放的红薯粉的是别人已经预定的,现在老百姓的产业发展一点都不愁,政府有补贴,并且也不愁卖不出去。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关键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方美丽的沃土,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入人心魄的红色基因构成了它独具特色的风情;这一方发展的热土,春潮涌动的产业积淀、千帆竞发的发展动力涌动着它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魅力;这一方奋斗的乐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党员干部,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人民群众凝聚了它加速崛起的气魄……一个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中之重的乡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增绿为目标,打开美丽乡村建设新思路,走上了一条通向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