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矛盾源头化解增强统筹处置能力
2023/10/12 来源:不详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s://www.cqcb.com/dyh/live/dyh2671/2018-11-22/1253103_pc.html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彭莹)近年来,娄底市着眼社会和谐稳定大局,通过抓早、抓小、抓细、抓实,提升矛盾预防化解能力,通过抓基础、建队伍、强管理、促保障,补齐人民调解工作短板。年,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起,调解成功起,调解率达到99%。
坚持高位推进,加大矛调工作制度供给。一是高要求,大兴调研之风。由市委政法委选题,各职能部门破题,布置了广角度、大范围、多层次的调研任务。去年,市司法局选派人员蹲点调研10余个乡镇(街道),50余个村(社区),归纳问题50余处,收集建议70余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大数据”样本。二是高效能,坚持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全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的平台优势,形成了市“三调联动”办统一汇总,市信访局、市维稳办、市打处非办、市委政法委涉法涉诉科四个专项办公室分类交办的“一综四专”工作模式。去年,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调处了22件“疑难杂症”矛盾纠纷。三是高标准,优化顶层设计。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监督考核三个方面出发,先后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娄底市综治委三调联动专项组成员单位履职情况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坚持做到矛调工作属地原则和属事原则两手抓、两手硬,逐级传导矛调工作动力和压力。
健全组织网络,统筹矛调工作各方力量。一是强化县级矛调中心建设,实现工作有依托。明确界定县级矛调中心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县级矛调中心疑难矛盾纠纷攻坚、一般矛盾纠纷督促、特殊矛盾纠纷指导三方面的功能作用,着力打造县级矛调中心建设样本。新化县矛调中心因工作成绩突出,连续8年被授予“县政府特别贡献奖”。二是强化村级调委会建设,实现基层无死角。从全面构建“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网络的工作目标出发,发挥司法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龙头作用,深度介入、广泛参与村级调委会工作,推动全市设立“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个,实现了组织、工作对村(社区)的两个全面覆盖。三是强化县域联动机制建设,实现衔接无梗阻。在交界的县、乡、村建立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和矛盾联调机制,消除县域边界矛盾纠纷多头调解、无人调解和重复调解的现象。全市共设立县域边界组织11个,仅清明期间,就启动“三联”工作机制34次,有效化解县域边界矛盾纠纷50余起。
持续综合施策,注入矛调工作新的活力。一是严格考核,推进人民调解专业化。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保障”工作原则,对综治工作成员单位在调解组织的机构设立、人员聘任、经费保障、场地安排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考核要求,推动设立县级“行专”调解组织95个,市级“行专”调解组织8个,聘任专职人民调解名。二是整合资源,推进人民调解社会化。由乡镇(街道)综治办牵头,司法所组织,积极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团队、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矛调工作,推进人民调解社会化。冷水江市联合调委会组织成立社区“红袖章”调解小组,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三是加强保障,推进人民调解正规化。借助政府购买服务、配置公益岗位等政策,市县乡三级共安排矛调资金余万元,为人民调解正规化提供了有力经费保障。双峰县创造性的设立了社会稳定风险保证金制度,通过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了乡镇和单位的矛调工作积极性,建立了一支“业务精通、公道正派、作风优良”的人民调解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