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筑防线亮实招夯基础助推畜牧业高质量发

2023/10/30 来源:不详

近年来,娄底市狠抓动物防疫工作,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动物防疫工作在全省绩效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年全省第四名,年全省第三名,年全省第三名),近三年全市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为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全市存栏生猪万头、牛41万头、羊49万只,存笼家禽万羽;存栏生猪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畜牧业产销两旺,市场肉品供应充足。

“四道防线”确保生猪稳产保供。“四道防线”全面构建娄底市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格局,确保生猪生产健康稳定发展,年上半年,全市出栏生猪万头,生猪生产同比增量居全省前列。一是筑牢疫情排查网格防线。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到场到户责任制和疫情分片包村包场排查工作机制,实行非洲猪瘟疫情日排查,每天上报排查情况。二是筑牢生猪调运监管防线,严防问题生猪进入我市。全市在各高速路口和主要市界公路设置非洲猪瘟临时消毒检查站30个,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同时不定期开展流动巡查,及时查处生猪违法违规调运或交易行为。1-8月,全市生猪调运巡查次,巡查生猪头。三是筑牢疫病监测防线。积极开展动物疫病监测,提高疫情预警能力,制定《年娄底市规模猪场进场入户监测方案》,对种猪场、年出栏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开展全覆盖监测,对年出栏-头的规模猪场按不低于2%的比例进行随机选场监测。四是筑牢疫病分区防控线。实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推进全市动物疫病净化。积极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通过择优选取,确定新化新五丰、涟源良盛等两家综合实力强的养殖企业为创建主体,现已通过省里前期验收。

两大实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屠宰、流通等关键环节监管,从源头上抓好疫病防控,创造安全、健康、放心的畜产品消费环境,让群众吃上“放心肉”。一是开展屠宰场大小环境监测。以市级每月一次、县级每周一次的频率开展大小环境监测,发现监测阳性的,要求屠宰场立即停产进行清洗消毒。自年1月以来,市县两级共临时停产A类屠宰场6场次、B类屠宰场11场次。二是加强流通领域生猪产品风险排查。定期对农贸市场、超市、冷冻行等重点场所的冷冻猪肉产品进行监测排查,根据监测结果开展风险评估及研判,消除风险隐患。1-8月,市本级共排查30个冷冻藏库,采集组织样份、环境样份,检出阳性样品39份,对检出的阳性样品,严格按程序进行处置,确保食品安全。

强有力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夯实工作基础。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推进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高效畅通、上下协同的防控体系,全市动物防疫体制机制优势凸显,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一是完善动物疫病防控责任机制。压实政府动物疫病防控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动物疫病防控职责全面落实到各承担单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范围。二是加强稳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根据机构改革精神和《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设置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涟源市、新化县、双峰县、娄星区机构人员已配备到位;乡镇建设动物防疫站,涟源市、娄星区乡镇动物防疫站实行县乡共管、县管为主的管理体制,双峰县、冷水江市在乡镇(街道)所属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动物防疫站牌子,配备专门人员,履行动物防疫职责。三是充实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各县市区启动空编补员程序,双峰县补充乡镇动物防疫站空缺人员16名,冷水江市从乡镇其他站调入人员9名,涟源市、娄星区计划在原乡镇畜牧水产站差额和自收自支人员中择优招考补员,保证一般乡镇3人以上,养殖大乡镇(存栏生猪3万头以上)5人以上。四是强化基层工作力量,提升防疫队伍专业能力。以线上直播、线下授课、实操培训、技能比武等方式开展多元化培训,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共培训动物防疫工作业务骨干多人。坚持正向激励,开展评选“双十佳”、动物防疫先进乡镇办等活动,把荣誉送到基层一线,近两年娄底市共表彰奖励“十佳基层动物防疫站”10个、“十佳基层动物防疫站长”10名、动物防疫先进乡镇办16个。(通讯员张德桂吴名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6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