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看宁乡农墨重彩谱写诗

2024/12/28 来源:不详

<

沩江两岸,平方公里土地上,广袤乡村的嬗变日新月异、气象万千,宛如一本彩色画册,美妙绝伦,令人目不暇接:一个个“五美乡村”破茧成蝶,一座座产业园区星罗棋布,一片片废旧坑塘鱼跃蛙鸣……这是宁乡人民团结奋斗谱写的乡村振兴华章。

十年一个刻度,十年一个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乡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由年的84.85亿元增长到年的.29亿元,增长54.7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在长沙市四区县市排名第一;第一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1%提高至16%。农业总产值由.04亿元增长到.58亿元,增长76.18%;年获评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

年4月,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宁乡市位居榜首。党的十八大以来,宁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做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积极探索具有宁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天籁之歌。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从聚焦“三农”发展到美丽乡村建设,从吹响脱贫攻坚的时代号角到踏上乡村振兴的全新征程,宁乡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了一份喜人的十年答卷……

“农”墨重彩谱“三农”新华章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宁乡是重要的产粮大市,年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76.86万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奠定了坚实基础。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万亩、产量14亿斤左右,稳居全省前列,连续七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年的69.4%增长至82.4%;年获评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田野,孕育着丰收。走进宁乡的广袤农村,连片成方的田地、阡陌纵横的机耕道、伸向远方的清清水渠,勾勒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动一角,蓬勃发展的农业正用如椽巨笔绘制着一幅色彩缤纷的农耕画卷。

现代化、高标准化,落实“藏粮于地”。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标准,高标准建成回龙铺镇、双江口镇两个现代粮食产业园和10个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粮食高效模式示范面积达20万亩以上。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智能物联网装备等措施,全市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信息化、电子化,落实“藏粮于技”。全面落实长沙市乡村振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系列政策,大力推进宁乡花猪、隆平高科等种业创新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土地流转45万亩。创评“全国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供销综合改革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现场调研肯定,争取长沙市新型经营服务体系示范县项目首先落户宁乡,发展三位一体基层社15个,建成长沙市级乡镇标杆基层社2个、县级乡镇标杆基层社4个;将惠农公司打造成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并全面投入运营;金色田野种养专业合作社荣获“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增链条、延链条,做强农业产业经济。刘少军院士、柏连阳院士稻渔综合种养创新团队工作室落户宁乡,湖南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宁乡市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启动建设,宁乡花猪种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共有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农产品加工产值由亿元增至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双江口镇、沩山乡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宁乡市位居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榜单榜首。

铸品牌、响品牌,做实本土富民产业。宁乡这个传统农业县,目前拥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产品深加工创业园等“国字号”园区,企业品牌数量居全省第一。年,“宁乡花猪”“沩山茶叶”“灰汤鸭”获评长沙市十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加加”“益君”“流沙河”“金太阳”“湘都”获评长沙市知名农业企业品牌,“楚沩香”宁乡花猪获评长沙市知名农产品牌,“加加”“金太阳”“沩山茶业”获评长沙市十大农业企业品牌。年,获评“湖南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市拥有“三品一标”产品92个,其中绿色食品72个,有机食品认证1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宁乡猪和宁乡栀子);年获评湖南省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县。

宜居村庄如椽巨笔绘美景

金秋时节,沐浴在阳光下的菁华铺乡陈家桥村恬静安宁,金灿灿的田野、小巧别致的庭院、往来的游人不时驻足……这一切,让这个网红村别有一番韵味。更别提这里有接地气的乡村大舞台,还有每逢节日必爆满的特色农家乐,更有在田野上放飞的音乐梦想……这是一幅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陈家桥村,只是宁乡十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五治”“五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乡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改厕座、新建农村公厕40个,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成效提升5个百分点。强力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新建住房审批数量、违法图斑整改比例、示范图集采用比例均居长沙市第一。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基本实现“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常年禁渔水域“四清四无”,沩水宁乡段入围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把美丽宜居村庄(屋场)建设作为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着力建设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的宜居宜业乡村。按照“五美”建设标准,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7个、美丽宜居村庄(屋场)个。将补齐农村户厕、垃圾处理短板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主攻方向,创新实施首厕过关制,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累计完成农村户用无害化厕所改造14.78万户,实现农村无害化厕所应改尽改。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长效机制,累计建成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36个、分拣中心个,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减量率达50%,个村(社区)创建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年,我市获评国务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荣誉、湖南省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县。严格落实“十年禁渔”令,深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年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获国务院先进集体奖。

当下,一个个不起眼的村庄正日复一日地实现华丽蝶变:随处可见“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景象,“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的美丽村貌,“一村一品”的美好愿景正一步一步照进现实。

脱贫攻坚交出人民满意答卷

时间长轴,记录着夙兴夜寐抓脱贫的点滴;扶贫路上,印刻着众志成城奔小康的足迹。金秋的楚沩大地,欣欣向荣的产业基地、整洁秀美的村庄处处涌动生机。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幢幢美丽庭院错落有致、一座座产业基地拔地而起、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新房有了,保障有了,产业有了,收入多了,脱贫户踏上小康之路,美丽乡村迈出振兴阔步。

沿着美丽的农村公路一路向西,进入宁乡腹地黄材,走进位于青羊湖国有林场深处的崔坪村,只见数百亩优质稻已然丰收,金灿灿的稻谷堆满粮仓,崔坪村秀美土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国清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些水稻我们全部用的生物有机肥,全程不施用农药,市场价可售12元每斤,而且供不应求呢!”

“以前年轻人都往外奔,留下的都是老人小孩。”就在几年前,崔坪村还是一个穷山穷水的省定贫困村,年轻人选择出门闯荡,只留老人在家守着村庄种着收入微薄的地。“现在可不一样了,在脱贫政策扶持下,村里的合作社经营得有声有色,每到年底,合作社会按人头分红发福利,去年我们就让每个村民都尝鲜了我们自己种植的有机稻,今年就有不少年轻人来咨询回乡创业的事了!”

近年来,黄材镇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将全镇划分为五个片区,多村融合,一个定位,全镇17个村(社区)以片区为单位错位发展。井冲片区以栀子花、华塘鱼、油茶林为主导发展产业;黄材盆地片区以蔬菜、花卉苗木、茶叶、荷花、小水果为主导发展产业,加快推进西周源田园综合体建设;月山片区做活漂流季水文章,壮大猕猴桃产业,发展老种子蔬菜种植,利用月山红薯传统种植,建设地瓜产业园;沙坪片区发展桃李小水果种植;崔坪片区以高山原生态种植为主导产业。

在脱贫攻坚中一路高歌的,可不止一个黄材。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宁乡人民积小胜为大胜,积大胜为完胜。坚持精细精准发展方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派出支驻村帮扶工作队,明确名公职人员开展结对帮扶,因人因户制定“一户一策”脱贫规划;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滴灌式”扶贫、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措施,明确社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等16大专项扶贫配套政策,推动脱贫攻坚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转变;实现现行标准下户5.3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实现应改尽改;易地扶贫搬迁帮助户贫困户安住新家,连续5年排名全省第一。同时,宁乡还切实履行“百强县”在全省脱贫攻坚中的责任担当,投入财政援助资金万元,采取派出帮扶工作队、专业技术人才挂职、交流,产业协作、劳务协作等帮扶行动,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帮扶新化县和龙山县咱果乡成功脱贫摘“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农村人居可支配收入由66元增长到元,增长.23%。市扶贫开发事务中心获长沙市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功集体,宁乡市发展和改革局等5个集体获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巷子花开同心村庄入选全国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黄材镇“千手”爱心大屋入选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

乡村振兴逐梦沃野织锦绣

每天下午,坐落在黄材镇黄材村的宁乡市颢华农产品加工厂里,直播人员都会向网民推销“坛之润”品牌系列坛子菜,主要产品有白辣椒、卜豆角、茄子皮、卜蕨菜、包菜丝、萝卜插菜等,都是广受群众青睐的下饭菜。

加工厂由原本的烤烟房改造而成,偌大的晒场内,村民们正忙着切包菜丝、翻晒卜辣椒;室内,戴着手套、口罩的工人们正在对各种坛子菜进行打包。记者注意到,该加工厂蔬菜种植大棚、晾晒场地、冷冻储存库和全自动生产车间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环境干净整洁。

据该加工厂负责人黄冬阳介绍,他以前在家里做坛子菜,一年产量不到0公斤,主要销售给亲戚朋友,收入不高,也不稳定。现在来到加工厂从事管理工作,工资待遇好,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很满意。该加工厂不仅解决了当地蔬菜的加工销售问题,还帮助解决了40多户贫困户70多人的就业,村民在这里的日工资收入在元左右,人均年收入可增加2万元以上。

党的十九大描绘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正一步步在宁乡乡村大地上变成现实。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宁乡全面推广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土地合作经营模式,成立土地合作社家,实现涉农村(社区)“一村一社”全覆盖;全市.63万亩耕地得到确权,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本。年,大成桥镇鹊山村土地合作经营“鹊山模式”入选中国十大改革年度案例。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全市共核实农村集体资产26.4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户、人,登记赋码村级经济合作社家、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25家。大力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率先全省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清零,启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提质提标三年行动计划,年实现所有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

清晨,田地里草尖还挂着晶莹的露珠,伴随着阵阵鸟鸣,散落在在各个村庄的种植、养殖基地开始忙碌起来;午间,村民来到离家不远的工厂上班,久居“水泥森林”的市民开车来到乡村,在田园里摘果、种菜,享受田园乐趣;夜晚,城里来的“网红”的镜头还在田野里运转,村里的文化广场音乐已经响起,村里的男女随着音乐节奏跳起了广场舞……宁乡的乡村,是乡愁的乡村,也是活力的乡村。乡村的发展,留住了村里人,也迎来了城里人。

有了粮猪满仓,也有了“诗和远方”。过去十年,多万宁乡人民咬定目标矢志奋斗,农业、农民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愧历史的重托,亦不负人民的期盼,未来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敞亮!

宁乡乡村振兴十年大事记

●年,关山村入榜中国十大魅力休闲乡村。

●年,首创农民自己的银行卫红“粮食银行”;湖南粮食集团宁乡产业园、湖南印象麓山现代农业、盼盼食品湖南生产基地、康师傅等过亿元项目成功落户宁乡。

●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开始,于年12月基本完成。

●年,“鹊山模式”成为年中国改革年度十大案例之一;亮沩茶叶产业示范园获批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农科园农产品加工示范园获批长沙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长沙大河西农产口物流园获评中国民生示范工程。

●年,宁乡入围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年,“宁乡花猪”“沩山茶叶”“灰汤鸭”获评长沙市十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年,获评湖南省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县。获评国务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湖南省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县。

●年,获评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获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获国务院先进集体奖;获评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年,实现所有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获评“湖南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位居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榜单榜首。

见证者说

●黄材镇崔坪村党总支书记李国清

这十年,我们村在扶贫政策的春风里,以产业为抓手,利用好闲置资产和扶持资金,建立了崔坪村生态稻种植基地、稻米加工厂、高山生态蔬菜水果基地等产业经济项目,实现了脱贫摘“帽”,打了翻身仗。我们崔坪村从一个要什么没什么的省定贫困村,变成了一个有产业、有产品、有产量的“三有”富裕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奔着50万元以上。产业发展的同时,美丽宜居村庄也在多处开花,环境变好了,收入提高了,民风也更好了。以前收卫生费要挨家挨户去要,现在大家都主动来交,民心齐、泰山移。

●菁华铺乡陈家桥村村民杨德辉

村里的变化太大了,臭水沟变成了小花园,城里人喜欢来,我们自己住着也舒心。尤其是我把土地流转给村里的土地专业合作社,自己不但能收流转费用,还能在合作社打工。别看我65岁了,我一年可有2万多元收入呢!

(值班领导:喻波审核:苏健统筹:刘石江校对:向雷红来源:融媒体记者范婷编辑:宋秀闺)

这些精彩内容不要错过!

原标题:《“农”墨重彩谱写“诗和远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2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