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人讲述最美扶贫故事澎湃在线
2025/3/28 来源:不详北京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编者按:11月3日下午,娄底市召开年“百名最美扶贫人物”表彰暨“脱贫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会议。会上,市水利局驻新化县游家镇黄家岭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李遐,娄星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曾妍,双峰县洪山殿镇扶贫办主任刘时南,涟源康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肖业成,共青团新化县委副书记、新化县炉观镇挂职党委副书记邹玖霖等5位与会代表作先进事迹报告,用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奋斗脱贫攻坚一线的感人事迹。
水润民心
李遐
年上任以来,我们用3年时间,把这片“穷山恶水”变成“青山绿水”,让这个“穷村”“弱村”变得产业兴旺、人心和顺,关键就是做活“水”文章。
做活“水”文章,靠的是积水成渊的决心。黄家岭村是一个典型的高山石灰岩干旱村落,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心理干旱。因为多种历史原因,很多人对扶贫工作根本不认可。
为迅速赢得乡亲们认可,我们工作队决定啃最硬的骨头,修坝蓄水,解决村里喝水用水问题。但事情没想象中那么简单,前期地勘过程中发现整个库区星罗棋布着几百个漏水点,仿佛一个大筛子。中南院专家在现场勘查后对我说:“小李啊,这个地方我建议还是别搞了,石灰岩地区建库本来就是一个水利难题,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们思考很久,还是下决心把塘坝建下去,如果不建,贫困的根子就永远拔不掉!我们水利局技术人员综合各方意见,决定采用土工膜防渗的方式进行处理,相当于用一整张膜把整个库内全部盖住。六个多月时间,从征地到施工,我们付出大量艰辛,三换土料场,挖平两座山头,建成两座高标准塘坝,并且成功蓄水,创造了娄底乃至湖南水利史上的奇迹。如今,整个库区静影沉璧,如同镶嵌在大山深处的一颗绿宝石,展现出“高山出平湖”的胜景;村里百姓喝上放心水,产业很快发展起来。村里老支书肖元付激动地说:“我们黄家岭村世世代代都要记住你们水利人啊!”
做活“水”文章,靠的是春风化雨的坚持。当初修坝要占用21亩农户山地,村集体负债50万没有征地资金,只能请群众无偿让地。村里的“狠角色”贫困户刘洪坤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其他群众也在看我们的笑话,纷纷说:“你们有本事就先过了他这关,他让了我们也让。”我多次做工作,他却一直没打开心结。天有不测风云,在这节骨眼上,刘洪坤不幸被诊断出肺癌,原本一贫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我第一时间到他家看望,陪他和家人前往长沙、新化治疗,又是当司机,又是打下手,他家的态度发生度转变。塘坝即将开工,洪坤主动找到我:“我们非亲非故,你为我费了这么多心,我还有什么理由为了自己那点私心做出对不起村里脱贫的事?那点地你们想怎么挖就怎么挖!”在洪坤等村民支持下,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做活“水”文章,靠的是源头活水的引导。解决了自然干旱的问题,就得解决“心理干旱”的问题。村里人心涣散,根本原因是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组织力,源头水没通。村里连个村部都没有,党员缺乏归属感。为扭转局面,我做了几件事。一是建强班子。黄家岭原来是个软弱涣散村,新班子选出以后,我和“两委”成员逐个谈心,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武装他们的头脑,现在的班子政治站位高,能力素质强,干实事、办成事,是人民群众拥护的好班子。建好了一个班子,带动了一批党员,也就凝聚了全村的人心。二是狠抓“五化”。我们对标党支部“五化”建设要求,全力推进网格党建,在统筹抓好本村疫情防控、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的黄家岭村“三会一课”一次不少,“四议两公开”一环不落,发展党员一丝不苟。高标准建设㎡村级综合服务平台,让党建有了新阵地、服务有了新平台、群众有了新家园。三是堵死漏洞。发动村组干部入户走访,将党建、扶贫、扫黑除恶等方面的问题短板,点对点解决,群众纷纷拍手叫好。这么一来,党组织更强、班子更团结、党员作用发挥更好,村里人心更齐,充满活力。
做活“水”文章,靠的是润物无声的真情。我们坚持用真心对待每一位乡亲。乡亲家孩子高烧无助的时候,我们在冰医院;村里赶集的时候,我们清早开私家车停在村口,义务接送;疫情来袭的时候,我们为外出务工村民送上口罩和消毒液。我们修路架桥、建乡村产业园、建村民文化广场、争取娄底深圳商会资助困难儿童,开办留守儿童培训班,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带头为孩子们上课。在黄家岭村帮扶3年里的3个中秋节和一个春节,我和队员们坚持在村里和乡亲们一起过,大家把桌椅围成一个圆,开起“屋场会”,共同回顾这些年来的奋斗历程,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捧着真心去扶贫
曾妍
年6月,娄星区检察院进驻水洞底镇白晃村开展扶贫工作,25名帮扶责任人挑起了结对帮扶的重任,我就是其中一名。
记得第一次来到帮扶对象家,眼前的一幕超乎了我的想象:两间破烂的土砖房,几块木板钉成的床和砖头垒成的学习桌,两口黑乎乎的饭锅和菜锅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户主刘贤文年近60,患有多种疾病,妻子重病走失多年;女儿刘娇生才6岁,躲在墙角落里,怯生生的眼神,就像希望工程宣传画里那双明亮却无助的大眼睛!我的心顷刻间一阵绞痛,无法想象一个女孩没有母亲的陪伴该如何成长。
面对这样的一个家庭,男主人刘贤文没文化没技术身体又不好,女儿娇生因贫穷和母爱缺失而极度自卑,村里人都叫她“小哑巴”。该如何着手去帮扶呢?我和驻村队员思来想去,决定从经济和精神上“双管齐下”。经济上从传统养殖入手,给这个贫困家庭提供黑猪崽和鸡苗,帮助落实低保政策,安排公益岗位,将老屋修缮改造,还自掏腰包买了电吹风、落地扇、洗衣机等电器,时常送去油米等物资,一步一步让刘贤文家的生活走上了正轨。
然而精神上的帮扶却不是一朝一夕。尤其对女孩来说,一个幸福的童年意味着未来的自信、自尊、自爱。我开始扮演娇生生命中妈妈的角色,用我的真心去温暖她,用爱心去感化她,让她拥有一个真正幸福的童年。
每到周末,我就将娇生接到自己家中,给她安排了专属房间,窗帘、床上用品是她喜欢的红色系列,甚至茶杯、饭碗、毛巾都是红色的,还给她买了很多布娃娃。从来没拥有过布娃娃的娇生很开心,她用心地给每个布娃娃取名字,曾小熊、曾小花等,用的都是我的姓氏。
娇生她很快就融入我们这个家庭,家庭聚会上认识的爷爷、奶奶、舅舅、舅妈等成为她画笔下的“一家人”,家中每一位成员也都非常关心娇生的成长。有一次得知娇生不小心摔伤了脸,我的母亲马上联系乡里的亲戚买了土鸡炖好药膳鸡汤,嘱咐我们连夜赶往水洞底,家徒四壁的土砖房里飘着浓浓的鸡汤香,娇生不断喃喃自语:“谢谢奶奶,谢谢奶奶。”娇生对我说,以前去过最远的地医院,那是她爸爸住院的地方。我们听了都很心酸,以后只要有空,就会带上娇生到省内外的名山大川走走看看,不断开拓她的视野,也让她感受家庭的温暖。我们全家和娇生有了深深链接,感恩之情在孩子的心里蔓延铺陈,浸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
去年娇生8岁生日,在许生日愿望时,她看着我,弱弱地问道:“曾阿姨,我可以叫您妈妈吗?”没有想到,这个一开始见人就躲的女孩,会愿意叫我妈妈。想到自己曾经也是个胆怯、敏感、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因为有母亲的细心呵护,所以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我想把这份母爱传递给娇生,我搂着娇生激动地说:“当然可以啊,我的好女儿!”她转身回到房间,一脸高兴又害羞地跑出来把一幅画送给我,她指着画对我和我爱人说:“您,是云朵妈妈;您,是蓝天爸爸;我是彩虹公主!”云朵、蓝天、彩虹,多么美妙的意象,在爱的温暖和滋养下,娇生变得自信、阳光。
以前,娇生的成绩比较落后,缺乏好的学习习惯。我虽然打心眼里着急,也只能一步一步来。暑假,我特地请吉星小学的知名教师帮她补习,从书写姿势、卷面整洁、做题时间这样基础的学习习惯抓起,让娇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上周,她还在电话里很兴奋地告诉我,英语考试打了87分,老师表扬了她。学习习惯的改变促成劳动习惯的改变。我时常给娇生讲她父亲的艰辛和不易,让她好好孝顺爸爸,现在,她在家中除了认真读书外,还会天天做些洗碗、扫地、喂鸡等力所能及的事情。笼罩在这个家庭的阴云正在逐渐消散,刘贤文父女的生活有了欢声笑语,这一切让我觉得几年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美的青春绽放在扶贫路上
刘时南
年2月,镇领导找我谈话,组织要我担任镇扶贫办主任。
到了新岗位,我迅速学政策、摸底子,对全镇90户申报易地搬迁分散自建的对象全部走访,积极宣传易扶政策,努力使政策落地生根。新塘村80高龄的曾永轩,唯一的儿子早亡,多年来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土坯房内,一直苦于无钱建房,我联系到了他在长沙当保洁员的原儿媳,做通了她的工作,筹款5万元给了老人,助老人实施了易地搬迁。新房乔迁时,我前去祝贺,他紧紧握住我的手,幸福地说:“刘干部,做梦也没想到,一把年纪了,还能住上新房子!真的谢谢你!”双桥村杨玉莹一户2人都是弱智,由镇里垫付资金,我们扶贫办和驻村干部帮她们建房,终于让她们挪出了穷窝。年1月,省核查组入户时,询问弱智的杨玉莹对扶贫工作是否满意,平常连话都说不明白的她使劲点着头:“满意!满意!”那一刻,基层扶贫人的辛苦一扫而光!这次核查中,我镇获得省核查组“对象精准、执行政策不走样、满意度%”三个好评!
“扶贫工作固然艰辛,但只要用心用情,与贫困户交朋友,那还是有乐趣的。”这是我担任4年扶贫办主任最大的感悟。新塘村贫困户曾得青种有13亩红提,因技术不到家,产量不理想。为了助力他自产脱贫,我选派他妻子到长沙参加致富带头人培训。学成归来后,在先进农业技术的帮助下,年,曾得青家的红提丰产。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上万斤红提面临销售难,夫妻俩心急如焚。我得讯后,连夜加班撰写通讯稿,先后在娄底日报、娄底晚报、双峰电视台等媒体刊播,同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