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防汛抗旱两手抓科学调度确保用水安全

2022/10/2 来源:不详

(南冲水库中干渠业稼村段渠道清淤)

(青树坪镇水利站工作人员在双建村田间巡查灌溉情况)

(夜间巡查人员在群力主干渠石泉村段堵漏)

今年,娄底市水利部门自入汛抗旱以来,通过科学研判调度,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前提下拦洪错峰、多蓄水,在8月份气象和水文干旱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精准调度,统筹水旱防御工作,确保了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水。

自6月上旬以来,娄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荐国,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懿文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坚持洪水防御和抗旱准备工作两手抓。市水利局3次组织专题会商调度,召集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专家,即时研判形势,科学调度,落实落细各类措施,并派出局领导带队的工作组,深入一线督导水工程维护和供水工程安全运行。各县级水利部门领导班子下乡下村下水库,组织指导调水,协调矛盾,解决难题。各乡镇水利站和大中型灌区职工昼夜巡查渠道,和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守涵护渠送水,确保“一把锄头放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今年7月下旬,全市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多分散性阵雨和局部大到暴雨,主要河流月平均流量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小,出现洪旱并存的局面。特别是8月1日-25日,全市平均降雨仅37.3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少66.25%。从监测数据来看,8月以来全市总体旱情发展明显,双峰县出现了重度气象干旱,娄星区、冷水江市、新化县均出现了轻度气象干旱;大部分区域出现了轻度水文干旱,双峰县和涟源市局部地区出现了中度到重度水文干旱。

全市水利部门通过统筹谋划、提前部署、科学研判、精准调度,全力保障了全市生产生活用水。在气象和水文干旱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全力保障农业农田灌溉,仅3.2万亩农作物受旱且未成灾,仅人、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且基本能通过错峰、蓄水自行解决,抗旱减灾成效显著。位于衡邵娄干旱走廊的双峰县成为全市抗旱减灾工作最好的缩影:全县16个乡镇(街道办),无农作物受旱,田地里的禾苗仍是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另外,水利部门从6月下旬开始,统筹水旱防御工作,在继续防御山洪灾害的同时,全力做好水利工程蓄水保水工作,通过提前部署,科学研判,精准调度,分区域合理拦蓄7月7日-9日和11日-13日的第13-14轮强降雨尾洪,蓄水6.61亿立方米,可用水量5.49亿立方米,特别是大中型灌区的骨干水源大中型水库,蓄水达3.05亿立方米,可用水量达2.29亿立方米,为抗旱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水量保障。

全市大中小型灌区实行分级调度管理,从7月底旱情刚露头即开始陆续开闸,全力保证农田灌溉,为各类灌区共计80余万亩在田作物提供抗旱用水1.8亿立方米,确保灌区保障范围内农作物不出现旱情。加强余处上规模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监督和指导,加强用水调度,强化水质监测,确保余万老百姓饮水安全。白马水库留足万立方米水量,为娄底中心城区供水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特别是年大旱以来,全市上下深刻转变“重防汛、轻抗旱”的思想,积极投入资金开展塘坝清淤、河道疏通、兴修泵站、开挖渠道等工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高质量、高标准地带动全市基础水利建设发展,不仅保障了水工程度汛安全,更是彰显了抗旱成效。另一方面,在今年雨季结束后,迅速组织对车田江、白马、湄江、炉观坝、南冲、半山、梅花洞等各类灌区渠道主要损毁地段进行抢修,于7月25日以前修复水毁工程处,并全面完成主要渠系的清淤扫障和抗旱设施设备的检修维护。

娄底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萍表示,当前,受台风“白鹿”影响,全市旱情有望得到缓解。全市水利部门将进一步抓紧水工程抢修维护,强化蓄水保水节水控水,千方百计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努力减轻干旱灾害损失,为城乡居民正常生活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记者潘琳通讯员杨国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