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书写乡村振兴新画卷今日
2023/4/3 来源:不详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刘燕娟李国平
乡村振兴,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高频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多次提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引发在湘全国人大代表、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和湖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保持力度不减、干劲不松,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年9月30日,新化县文田镇石燕村蜿蜒的盘山公路。3年多来,该村共修建、改造、硬化公路40余公里,基本实现通村、通组公路全部贯通和硬化。湖南日报记者辜鹏博摄)
春耕备耕时节,三湘大地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之际,正乘势而上忙生产,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忙碌景象。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湖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消除。
地处湘中的娄底曾经是全省脱贫任务较重的市州,下辖新化县是全省贫困村最多的大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娄底未来五年的首要任务。”全国人大代表、娄底市委书记刘非说,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点,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刘非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对所有乡村进行精准分类,推进基础较好的乡村为全市做好示范引领。“作为市委书记,我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决扛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责任,压实县乡村三级书记责任,带领全市人民继续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认为,要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工作衔接和队伍衔接,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聚焦脱贫对象良性发展,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梯次推进乡村振兴。”袁延文表示,将重点打造湘赣边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在韶山至井冈山“两山”铁路沿线等打造一批乡村振兴样板村,在大湘西片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地区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示范。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必须切实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省扶贫办副主任贺丽君说,要坚持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体制机制,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胜利果实。
(10月10日,永顺县润雅乡凤鸣村,绿色生态的莓茶产业种植基地环绕村舍周围。湖南日报记者李健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
在永顺县长官村,长官果王柑橘专业合作社有1.1万亩柑橘基地,其中有多亩高标准早蜜品种。合作社负责人杨勇告诉记者,“香蜜一号”椪柑比其他柑橘早熟一个月,不仅可以提前抢占市场,每亩还可以卖出元,比起普通的柑橘,农民每亩可以多赚多元。在柑橘成熟季节,每天对外销售近10万斤,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香蜜一号”的成功推广,离不开全国人大代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柑橘科学研究所所长彭际淼的付出。彭际淼从事果树技术研究与推广30多年,利用科技让湘西大山里的贫困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他说,“当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要抢抓机遇,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用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新化县枫林街道办事处接龙村的多亩杨梅基地,是村里的“金饽饽”。“发展乡村产业,离不开‘人、钱、地’三要素,除了政府引导外,还要有专家帮扶、致富能人带头、社会资本参与,更需要调动村民积极性,激发活力。”如何继续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全国人大代表、接龙村党总支书记阳海玲已有答案,“我们村在近郊,适合打造以田园为本、文化为根、亲子为游的新型田园慢生活村。下一步,将探索‘亲子+团建+研学’的模式,发展农旅融合产业。”
作为来自企业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