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两会特别报道丨喜看三农谱新篇向

2023/4/5 来源:不详

从“粮仓”向“钱仓”迈进,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奋进,从“圆梦小康”向“共同富裕”挺进……回望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路不动摇,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系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呈现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围绕一个目标

“乡村振兴提升年”里稳提升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将年确定为“乡村振兴提升年”。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标对表中央、省市一号文件,出台《关于做好年“三农”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年的工作方案》。

全年预计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增加值.2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分别同比增长7.4%、3.8%、8%。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县域经济作为牵引,宁乡强县富民实现了奋勇争先。年,我市排名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第一,县域农产品生产贡献力位列百强县第29名,前三季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居全省第三。

抓好头等大事

百姓饭碗越端越稳当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年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市是重要的产粮大市,走进广袤的农村,连片成方的田地、阡陌纵横的机耕道、伸向远方的清清水渠,勾勒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动一角,蓬勃发展的农业正用如椽巨笔绘制着一幅色彩缤纷的农耕画卷。

年,我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万亩,获评年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全面启动年度9.5万亩建设任务,科学铺排95千米沟渠、30个小型机埠、30个小型闸坝等“小农水”项目。扎实推进农业防旱抗旱,建设粮食生产“四高”综合示范区亩。出台《宁乡市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宁乡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五条措施》,全年种收粮食.5万亩、产粮74万吨,“夏粮丰收”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场直播报道;推广水稻机插机抛11.58万亩,居长沙第一、全省第三,综合机械化率达84.2%。

宁乡人会读书,宁乡人会喂猪。宁乡人要的不只是“粮满仓”,更要“钱满仓”。我们不但要端稳了饭碗,还要装满肉、塞满果;不但要实现自给自足,更要为长沙乃至全省稳产保供贡献力量。

一年来,全市投产万头以上规模宁乡花猪场5家,在建5家,新增宁乡花猪品牌专卖店13家。全年出栏生猪万头(其中宁乡花猪31.68万头、产值29.79亿元);出笼家禽万羽、出栏牛3.18万头、羊11.88万头,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蔬菜种植72.8万亩、总产量.6万吨、产值19.3亿元,水果种植16.55万亩、总产量3.98万吨、产值3.45亿元,茶叶种植5.7万亩、产茶吨、产值2.82亿元;种植烟叶5.11万亩,收获烟叶12.1万担,实现收入1.89亿元,贡献税收万元,创近年新高,被评为年度湖南省烟叶工作先进单位。

“宁乡花猪”还获批了湖南省“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入选了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紧盯重要任务

脱贫攻坚成效越来越稳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

楚沩大地上,欣欣向荣的产业基地、整洁秀美的村庄处处涌动生机。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幢幢美丽庭院错落有致、一座座产业基地拔地而起、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新房有了,保障有了,产业有了,收入多了,脱贫户踏上小康之路,美丽乡村迈出振兴阔步。

沿着美丽的农村公路一路向西,进入宁乡腹地黄材,走进位于青羊湖国有林场深处的崔坪村,只见数百亩优质稻已然丰收,金灿灿的稻谷堆满粮仓,崔坪村秀美土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国清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些水稻我们全部用的生物有机肥,全程不施用农药,市场价可售12元每斤,而且供不应求呢!”

“以前年轻人都往外奔,留下的都是老人小孩。”就在几年前,崔坪村还是一个穷山穷水的省定贫困村,年轻人选择出门闯荡,只留老人在家守着村庄种着收入微薄的地。“现在可不一样了,在脱贫政策扶持下,村里的合作社经营得有声有色,每到年底,合作社会按人头分红发福利,去年我们就让每个村民都尝鲜了我们自己种植的有机稻,今年就有不少年轻人来咨询回乡创业的事了!”

近年来,黄材镇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将全镇划分为五个片区,多村融合,一个定位,全镇17个村(社区)以片区为单位错位发展。井冲片区以栀子花、华塘鱼、油茶林为主导发展产业;黄材盆地片区以蔬菜、花卉苗木、茶叶、荷花、小水果为主导发展产业,加快推进西周源田园综合体建设;月山片区做活漂流季水文章,壮大猕猴桃产业,发展老种子蔬菜种植,利用月山红薯传统种植,建设地瓜产业园;沙坪片区发展桃李小水果种植;崔坪片区以高山原生态种植为主导产业。

在脱贫攻坚中一路高歌的,可不止一个黄材。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宁乡人民积小胜为大胜,积大胜为完胜。坚持精细精准发展方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派出支驻村帮扶工作队,明确名公职人员开展结对帮扶,因人因户制定“一户一策”脱贫规划;创新易地扶贫搬迁、“滴灌式”扶贫、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措施,明确社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等16大专项扶贫配套政策,推动脱贫攻坚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转变;实现现行标准下户5.3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实现应改尽改;易地扶贫搬迁帮助户贫困户安住新家,连续5年排名全省第一。

同时,宁乡还切实履行“百强县”在全省脱贫攻坚中的责任担当,投入财政援助资金万元,采取派出帮扶工作队、专业技术人才挂职、交流,产业协作、劳务协作等帮扶行动,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帮扶新化县和龙山县咱果乡成功脱贫摘“帽”。

聚焦提质增效

现代农业发展越走越稳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

4月,第四届茶旅文化节以“乡村振兴,茶旅先行”为主题,在沩山精彩开幕;5月,为期半个月的年第三届中国·宁乡(喻家坳)栀子花节,在喻家坳乡正式拉开序幕,“栀子小镇”“喻家坳”“栀子美食”等再次成为人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