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油溪桥村的自力
2023/12/4 来源:不详油溪桥村位于新化县吉庆镇东北部,下辖12个村民小组户人(年数据),属于石灰岩干旱地区,曾为深度贫困村,也是出了名的穷村、烂村。“有女莫嫁油溪桥,一年四季为呷愁”,这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年以来,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村民们选举出新一届以彭育晚书记为核心的村支“两委”班子带领全村群众,发扬“用锄头开路,用锤子凿水,用担土栽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等不靠、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坚持把组织振兴摆在突出位置,以党建为引领,以民主协商推动村民自治为发展基础,以产业发展壮大为经济保障,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为引导推动村民自治实现节约发展的新路子。
现在全村实现了禁伐、禁猎、禁捕、禁赌、禁燃、禁塑、禁止家禽圈养、禁止吸烟、和红白喜事节约从简等,实现了动能足、村容美、产业兴、村民富,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不足八百元增加到年的元,村集体经济从负债4.5万元发展到年的万元的稳定收入,实现了以万元的财政投入,创造了村评估资产上亿的资源资产。
油溪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乡村、国家3A级景区村、全国百强特色村庄、全国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湖南省5A级乡村旅游区、湖南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40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央视新闻联播及许多省市主流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报道,是省委市委党校的教学基地和乡村振兴的课研基地,积分制管理模式作为湖南省唯一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被中央农业农村部向全国推广,其治理乡村成效和发展模式被国务院、中组部、民政部等高度肯定和全面推广。
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深知破解发展困局、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从村支“两委”建起、从党员干部抓起,真正地打造一支作风优良、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品德兼优、勤恳奋斗的乡村振兴的“铁军”。
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要提高个人对基层工作的认识和态度,胸怀群众、感恩家乡与父老乡亲,把任务当机遇。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坚持正确有效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工作事务为核心,采取公开竞选配有领导班子、村校合作和村企合作、选举一批、招聘一批、培养一批的“1+2+3”的模式来构建多元层面与不断优化的村级组织结构和村级组织服务高效的组织运行体系。
坚持党风带民风、党建带村建的工作思路,对党员干部工作与生活各方面事项都实现了细化、量化、规范化的管理。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了以“四谈一表”(退休老人谈期望、成功人士谈励志、在校大学生谈理想、优秀中青年谈感想、入党积极分子表决心)为主的多种多样的党日活动,丰富党日活动形式与内容及党日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实现了党日活动的聚心、聚智、聚力。
村组党员干部坚持学用结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学中和干活中找思路、找方法、找方向、找目标,全村党员干部每天都会撰写心得体会和工作笔记、每次会议做好会议记录与总结审议。党员干部的个人眼前利益和全村长远发展积累资本的取舍看待与践行,使得党员干部们带领村民们不断的努力奋斗让全村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得到不断积累和发展。
制定“定岗、定责、定项、定点”的“四定”责任制度和党员干部连片到户责任制度,对党员干部履职情况进行“月度、季度、年终”三项考评,并与工资绩效挂钩;建立党员干部廉洁勤政档案,推行积分制考评管理。党员干部干有平台、干有监督、干有激励、干有希望,在实干中逐步推进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党员干部必须要多做义务筹劳工,同时带头学和传授产业技术,帮扶产业管护销售与发展,党员带、能人带、模范带的“一传二帮三带”的模式来推动产业发展。通过以上举措与管理制度油溪桥村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性、党形、党貌更加鲜明有效的展示其巨大的带动发展力量,让党旗在每一个基层工作事务中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