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022/10/13 来源:不详

白癫治疗方法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21/9346462.html

前言

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可以加强财务风险筛查工作。事业单位需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类型进行科学计算,并且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财务预算管理问题

财务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背景下,事业单位发展迅速,新会计制度也在不断贯彻落实,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因此显现。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存在部分单位的预算编制无法满足新会计制度的需求,影响着预算的准确性;再加上部分事业单位对于相关材料的收集不够完善,也进一步影响着预算编制的可靠性,这种行为也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二)管理机制的问题

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实现对风险的准确认识,并且在风险发生的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遏制,直到财务风险给事业单位带来冲击之后才能够被有效解决,这对事业单位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冲击。

然而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较为单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落实得不够充分;

再加上部门之间联合程度不够,在发生危险问题时,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导致财务风险问题愈演愈烈。再加上事业单位各部门的权责问题落实得不够明确,从而致使危险问题影响事业单位发展。

(三)内部监督机制问题

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内部监督是其发展的核心。但是深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中不难发现,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现阶段,仍然有部分事业单位使用等级较低的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监督。

此外,部分事业单位用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人才较少、监督的层次不够丰富,导致监督人员约束能力及意识有所欠缺,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实际需要。

(四)财务风险防控问题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发展避免不了国家的支持,而国家财政拨款也是事业单位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从资金的来源看,事业单位获取资金的渠道较为单一,因此事业单位对于财务风险的防控意识不足。

另外,从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影响内部控制质量。

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的所有费用都是由财政拨款的,若这些单位的领导忽视财务风险管理,容易增加财务风险。在这些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正确应对策略无法实现,基于此,需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

综上所述,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想要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质量,就需要从完善制度建设、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利用信息技术保障数据安全、重视内部审计、加强内部监督等角度出发,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而且,在事业单位工作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工作内容的透明化,这样可以利用群众监督的方式,避免事业单位内部出现风险问题,从根本上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结语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数据库。将事业单位财务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建立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应对措施数据库。伴随着内部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可以更新财务风险应对措施数据库中存在的信息,这样在出现财务风险问题时,可以利用数据库对信息进行筛选,积极选择科学又可行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将财务风险应对措施数据库应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并且促进事业单位平稳发展,保障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