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化六大名人 位是开国中将第三位
2022/8/3 来源:不详新化县,古称梅山,湖南省娄底市属县。地处北纬27°31′~28°14′,东经°45′~°41′,位于湖南中部,资江中游,雪峰山北段的东南麓(古称梅山)。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8个镇,7个乡,2个国有林场,1个经济开发区,人口万(年)。境内多为山丘盆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环境宜人,素有“湘中宝地”之称。新化是重点林区县,矿产资源有煤、硅、钨、砷、石墨、锡、铅、锌、铜、锑、镁、黄金、高岭土和石灰石等。新化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区域,是中国梅山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山歌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当然新化县自古至今名人众多,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其中较为知名的六位,也欢迎各位朋友补充并指正,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历史上作出贡献的名人。
位:陈正湘
陈正湘(-),男,汉族,原名陈逸成,湖南新化人。中国共产党的 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军事指挥员和高级将领。陈正湘,年9月24日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 师一团二营机枪连连长、营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代团长,十五师四十五团团长,二师四团团长,一师一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副团长,晋察冀军区 团团长, 支队司令员,第四、第十一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晋军区副司令员。晋察冀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纵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 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二位:邓显鹤
邓显鹤(—),字子立,一字湘皋,晚号南村老人,湖南新化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卒于文宗咸丰元年,年七十五岁。少与同里欧阳辂友善,以诗相砥砺。嘉庆九年(公元年)中举,官宁乡县训导,晚年应聘主讲邵阳濂溪书院。除自作诗文外,他一生致力于对湖南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邓显鹤校勘并增辑周圣楷所作《楚宝》;搜集整理王夫之遗作,成《船山遗书》;编纂《资江耆旧集》及《沅湘耆旧集》;参与《武冈州志》、《宝庆府志》的修纂。湖南后学尊他为“楚南文献 人”,而梁启超则称他为“湘学复兴之导师”。
第三位:陈天华
陈天华(年-年12月8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省新化县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年入新化资江书院,年入新化实学堂。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筹备发动长沙起义。年,在东京与宋教仁创办《二十世纪支那》杂志;辅佐孙中山筹组同盟会,起草《革命方略》;《民报》创刊后任编辑,参与对康、梁保皇派的论战。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愤而蹈海殉国,时年30岁。年春,其灵柩运回长沙,公葬于岳麓山。陈天华一生救亡图存、忧国忧民、宣传革命、矢志不移,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所著《猛回头》和《警世钟》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
第四位:罗盛教
罗盛教(年4月22日—年1月2日),原名罗雨成,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圳上镇(原松山乡)桐子村。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罗迭文家。年入湖南省立九师附小就读,年免试升入湖南省立九师简师班学习,毕业后考入省立十三中(高中部),改名罗盛教。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 入朝作战,担任中国人民 第47军第师侦察队文书。年1月2日,罗盛教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而英勇献身。罗盛教牺牲后,朝鲜政府为他修建了纪念碑和墓,并授予罗盛教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政治部授予罗盛教“中国人民 爱民模范”称号。
第五位:谭人凤
谭人凤(年9月20日—年4月24日),字石屏,号符善,晚年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汉族,湖南新化县人。清咸丰年农历八月初六(年9月20日)生于新化县福田村(今隆回县鸭田镇南湾村)。谭人凤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同盟会早期会员和重要骨干,在武昌首义为策反黎元洪起了重要作用。谭人凤少年时加入洪门会党。年办“群志”小学,联络会党,谋划长沙起义。年赴日参加同盟会,后回国策应萍浏醴起义,未果,再入日本就学法政学校。曾参与制订《中华民国军政府暂行条例》,随后指挥武昌防卫战,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力主北伐,并于上海组织北伐机关。年宋教仁被刺后,回湘策动讨袁,失败后东渡日本。年回国参加护国、护法运动。年病逝上海。著有《石叟牌词》等。
第六位:成仿吾
成仿吾(年8月24日-年5月17日),原名成灏,笔名石厚生、芳坞、澄实,出生在湖南省新化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年回国。五四运动后,与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先后在日本和国内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活动,建立了 的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年3月,成仿吾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任教于广东大学,同时兼任黄埔军校兵器处代处长。大革命失败后,成仿吾经上海、日本,流亡欧洲,坚持革命,学习马克思主义。年8月,成仿吾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中共柏林、巴黎支部机关刊物《赤光》。成仿吾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