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湘村幸福加码

2023/6/23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多少钱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13569.html

浏阳市书香村的水美广场风景宜人。

长沙市望城区团山湖村水清河畅。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陈诗芹通讯员袁理长沙报道

年,湖南省水利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村(居委会)为单元,以水为主线,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与水生态保护治理,打造了22个“水美湘村”,促进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湖湘特色的兴水惠农的新路子。

精准施治河网畅

“水美湘村”建设以水安全保障为前提,以活水、亲水、乐水为目标,由省级统一组织编制总体规划和“一村一策”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制定建设任务,旨在推进“河、湖、渠、塘、库”互连互通。

针对洞庭湖区地区水网密布等特点,湖南着力清淤点、疏堵点、连断点,将村域内沟渠水系相连相通,让河渠串联、水系成网,改善了河道淤积、堵塞现象,增强了行洪能力,提高了水体扰动性。

针对山丘区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实际,湖南采取引水、蓄水、留水等梯级拦蓄措施,优化水资源配置,不仅提升了防洪标准,还有效解决了部分农田灌溉问题,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支撑。

据统计,22个村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万元,治理农村河渠43.4公里,清淤疏浚20.1万立方米,新建改造塘坝63处。

水陆并治家园美

“水美湘村”建设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把水体治理与岸线美化、环境塑造相结合。以水为脉,湖南整合防污控污等资金万元,其中浏阳市书香村、花垣县兴农园社区、祁阳市唐家岭村、隆回县司门前镇单村总投资达到万元以上,整合效果显著。

彰水魂——湖南推进水文化传承和利用,建设近水廊道6.3万平米,整合打造文化墙、宣传栏人文景观50处,重点普及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知识,增强村民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等意识,特别是浏阳市书香村建立了湖南省首个县级水文化展示馆,成为了中小学校水文化宣教基地。

重美感——湖南坚持维护河湖自然形态,全域推进雷诺护垫、生态砖等生态工艺,采取补水换水、建设水下森林等水质改善措施,鼓励就地取材,增强河岸、水土的自然交融,累计建设生态护岸20公里,新增水面面积亩,保护湿地面积42.5万平方米。

显湘韵——湖南充分结合村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环境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民俗文化差异,打造了“红色人文、民俗民风、自然风光、复合型”4类各具特色的江南水乡。

齐抓共管乡村兴

“水美湘村”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农民群众共建共管共享,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让村庄因水而兴。

在前期规划时,各地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在建设过程中,各地鼓励村民筹资投劳,聘请村干部和“三老”人员全程监督实施。在建后管护上,各地均将河湖纳入了河湖长制管理范围,其中浏阳市书香村制定了《“水美湘村”示范创建村规民约》和《管理手册》,与村民签订《承诺书》,促使其自觉保护水环境。通过设立“水美湘村”水体管护驿站,以攒取积分兑换物资的形式,鼓励村民参与长效化管护。

良好的水环境培育了蓬勃的水经济,“水美湘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绿色生产力。如天元区株木村、西湖管理区裕民村、新化县黄马洲村、衡阳县玉麟村等地已成为新的农旅网红景点,望城区团山湖村引进依托现代农业企业,促进农作物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态养殖、水生态研学等多种业态融合,构建“水生态”全产业链,与红色文旅、绿色生态农业形成“红绿蓝”三色现代化产业链,将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万元以上。

湖南省水利厅表示,下一步,湖南将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美湘村”建设,加快制定实施方案编制导则和验收标准,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努力擦亮水利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名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