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适应新政
2022/10/13 来源:不详北京青春痘正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7/9323322.html
1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编制的变化分析
1.1省级事业单位结余及各项基金核定表
编制事业单位在完成各项任务之后需要将单位结余以及基金审核报表交送给财政厅,这张报表也是事业单位在年终结算和审核需要编制和报送的报表,因此这对事业单位而言具有非凡意义。在新政府制度下,事业单位需要提前核算好各项数据,并依托财务报表编制原则完成最终编制。值得注意的是,基金核定表的工作是按照现金收付原则。在原有的编制准则下,基金核定工作并不难开展和完成,但在新政府制度下,对预算会计报表的填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需要事业单位在短时间内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结合平衡预算会计公式完成相关报表的编制。事实上,变化主要体现在计算年末结转结余的时候,需要按照年初结转结余后再加上预算收入、减去预算支出,从而得出最终的事业单位年终基金变化额。
1.2财务报表编制
财务报表的编制成果在于能够将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真实的反映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馈出会计期间相关的现金流量等信息。财务报表主要分为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所有者权益表等,事业单位需要在这些表编写完成的基础上,将其整合为财务报表。在编写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度进行,同时将事业单位年内生成的数据作为重要的标准。事业单位需要仔细检查各资产盈亏之间的关系,确保达到平衡之后在进行表格的填写。检查的项目主要分为:单位的累积盈余和亏损,以及政府的非财政拨款等,单位需要将这些检查项目分别对应到财务报表里的数据上,包括财政与非财政的相关拨款,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余额查询,确保与报表上的数据维持一致性,这些数据在单位编制的科目余额表中都是可以获取的。
1.3预算会计报表编制
事业单位在进行年终会计核算的时候,预算会计报表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文件,这一文件能准确反应单位年度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真实反馈单位在年内的收支变动以及预算支出等。这一报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预算收支变动表、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等,这些表除了能够反应单位的资金流动外,还能为外界提供单位情况查询。在原本制度下,事业单位主要按照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主要标准,并经过一系列电算化软件实现最终核算和编写。在新政府制度下,编写原则需要结合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因此既需要按照单位资金来源和支出的渠道将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全部计算完成,还需要对各科目明细进行统计,利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最终的汇总。
2 事业单位在新政府制度下编写会计报表存在的难点
2.1财务人员综合业务水平不足
事业单位招聘的财务专员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专业素养达不到要求,便会影响会计报表的编写质量和效率。因此提高财务专员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财务人员综合业务水平不足首先带来的影响是关于会计报表编写方面,不仅编写效率提不上去,而且还容易发生数据汇总以及核算错误,进而对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管理方面造成显著消极影响。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引入,更是提高了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铭记记账规则、会计要素、核算方式等专业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记账、编写过程中,整个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都高于传统制度下,因此财务人员务必要提升个人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掌握,提高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会计制度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由于受到传统模式下事业单位体制性的影响,财务专员整体水平并不高,素养水平也没有达到新政府制度的要求,除此之外,整体财务团队工作的积极性也不高,缺乏工作热情,从而导致在编写会计报表时出现偏差。再加上受到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很容易对大量的工作和较高难度的工作产生抵触心理,无法及时高质量完成相关工作,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新政府制度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
2.2会计数据处理效率低下
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写还需要落实好财务信息,但整体财务信息并不够全面,财务专员也并没有开展落实工作,导致资产核算出现问题,没有办法满足新时期会计包边编写的要求。比如:受到传统工作模式和工作思维的影响,会计人员并没有详尽的统计数据,也并没有及时维护会计数据分析软件,从而导致编写出的报表都只能满足单一的需求,更无法满足新政府制度下提出的平行记账核算方式。
2.3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程度不够
通常情况下,工作质量的高低与绩效管理水平直接挂钩,对于新政府制度下全新的核算准则和管理制度而言,绩效管理水平更是决定这一全新的制度是否能够全面贯彻与落实。因此事业单位的领导阶层需要加强绩效管理方面的工作力度,及时排查其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管理漏洞,切实推进新政府制度的贯彻。例如:若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方法不健全,那么就会导致对员工的评价出现不公的局面。平时工作不认真的员工受到奖赏,并不会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反而助长了不正的风气;相反平时积极工作,认真完成各项任务的员工没有及时得到奖赏,便会打击其工作积极性,久而久之,便会在单位内部营造出一种消极氛围。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对绩效管理制度作出对应改善,尤其是对员工的工作观念和积极性方面作出规定,推进整个业务顺利进行。
2.4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
新政府会计制度颁布后,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认真研读制度准则,认为与之前的会计制度类似,相差不多,或者认为研读工作十分麻烦,打算在编写报表的过程中再了解相关制度变革。这就导致了很多工作人员在不了解新制度的情况下,开展了会计报表的合并以及编写工作,那么很难避免编写错误以及规范不标准的情况出现。尽管现在政府在普遍推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但是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不能充分认识到新政府会计制度推行的初衷,致使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报表编写的过程中流程僵化,违背了使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初衷,导致这一制度形同虚设。
3 新政府制度下优化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编写的对策
3.1明确报表内容范畴
首先会计专员必须要明确本单位编写会计报表时的内容设计,明确编写涉及的编写准则和编写规范,编写前写好提纲,简化工作流程,避免重复使用同一数据,提高编写内容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如何明确报表的内容范围是会计专员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方面在确定的过程中要去掉具有营利性质的企业或者集团,以这样可以确保报表的内容更加精简,核算的内容更加准确;另一方面还要去掉那些与单位联系并不密切的财政部门,这样可以提高报表编写的效率。除此之外,会计编写人员还可以通过对报表内容的观察、分析作出一个整体的预算概况,避免后续工作的重复和遗漏,确保会计报表的完整,提高报表编制水平。
3.2审核决算报表
精简报表形式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进行的第二项任务,相关财务人员要积极地对报表进行最终的审核工作,尽量将各种单位统一起来,简化报表上的各项内容,方便后期查看、核对。审核单位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报表的数据进行审核,既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同时还要确保没有遗漏数据的情况。对于那些隐瞒收支的情况应在审核过程中进行严格把关和排查,仔细审核各项细节,确保数据真实、透明。这样完成的会计报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最后还要确保报表数据与表外相关数据的一致性,避免发生错填等情况。总之,会计报表的编写是一项十分繁琐任务,需要会计人员秉持着认真、仔细的态度进行填写和审核,及时规避错误的发生,为单位提供一个真实的反馈。
3.3建立完善的会计报表编制制度
会计报表编制制度是一种静态的数据处理制度,便于财务报告的考核能够及时配合公司管理信息的搜集,无论是在传统制度下还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会计人员都可以将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进行事无巨细地记录,切实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在编制制度的建设过程中,编制流程、权限划分等是具体编制制度的基本组成内容,首先在编制流程上要熟悉各种报表的编写内容,在流程制作上,要按照时间性优于内容的方式进行编制,针对资产进行初步的清点核查,将债务、库存等进行实存数量和账面数量的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