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民兴教谱写华丽诗新化县推进
2023/3/26 来源:不详周俊段晓鸿刘明
年9月2日,是新化县各中小学校秋季正式开学的日子。这一天,全新的上渡街道白沙洲学校迎来了多名活泼可爱的学生。看到整洁幽雅的校园、宽敞标准的运动场、配备齐全的功能室,一群新生家长满心欢喜地告诉笔者:“没想到学校这么快就建好啦,小孩再也不用挤大班额了!”
在新化县中心城区,今年与白沙洲学校一同新建投入使用的还有芙蓉学校、北塔学校,共投入资金达4亿多元,新增学位近万个。新化已经彻底告别了城区10多年只新建了一所学校的历史。
“我校班额从99人降到60人左右,这在两年前我们想都不敢想。”上渡街道铁牛小学校长谭小东深有感触。超大班额的化解,仅仅是新化县全力提升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们要有愚公移山的决心,即使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们读好书!”县委书记朱前明在履职新化的第一次全县大会上掷地有声。年以来,新化县把教育发展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重点聚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让每个孩子脸上有笑容,让每位教师成长有方向,让每所学校发展有特色”为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升级教育设备,做到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全民兴教加大投入
城乡学校换新颜
“湖南新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捐赠1亿元,长沙永雄资产管理集团捐赠万元,新化县健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捐赠万元……”这是年新化县捐资兴教大会上,众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倡议,踊跃举牌捐资的场景。
据悉,会议召开以来,县内各县直单位对口帮扶农村学校,已有39家单位到位对口帮扶资金.5万元;所有财政供养人员积极开展教育“一日一元捐”活动,已到位捐助资金万元;各乡镇广泛发动县内外爱心企业和个人回报家乡、反哺社会,为教育捐钱捐物,已募集社会捐助款物达2.77亿元。其中承诺捐款1亿元的新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最后实际捐款达1.7亿元。
新化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本级财力极其薄弱。年,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不到9亿元。但县委副书记、县长左志锋认为,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也是政府实施教育“第一民生”的落脚点,即使勒紧裤带过紧日子也要优先予以保障。以左志锋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优化义教均衡发展顶层设计,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将教育资源配置从各方面进行了具体策划和精细分工。年以来,该县共召开30多次教育专题会议,着力创新建设机制,全面实行“交钥匙”工程,倾力拓展筹资渠道,在全省各县市区中率先出台《住宅建设项目配套幼儿园中小学建设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捐资兴教活动,积极破解城区大班额消除、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教师招聘引进、项目建设和经费筹措等难题。
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资金22.95亿元,大力实施大班额化解、薄弱学校改造、教育技术装备、校园提质改造、教师安居建设等五大工程,新建学校9所,改扩建学校所,启动薄改项目97个,建设标准化教学点82所,完成教师周转房套;“四改三化”、“白变黑”校园提质改造全面加快,所有学校均实现了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新化县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跨越发展的决议》提出,从年开始,每年县级统筹投入教育基础设施不少于4亿元。实际上,近三年平均达到了7.7亿元。在强劲的投入下,该县在年均新增学位需求过万的情况下,三年新增学位5.2万个,不仅将增量完全消除,而且平稳化解了个超大班额,今年全县超大班额可以清零。县教育局计财股负责人陈韶松介绍,年以来,仅城区就在义务教育方面统筹10亿元,新建3所学校,完成了上渡中心小学、上梅二小、思源学校双语校区、新田学校、铁牛小学、新化一中附属实验学校(教育局原办公楼)改扩建等11个化解大班额建设项目,成功引进了投资3.1亿元新建的湖南师大思沁实验学校,并启动新商学校建设,不仅将超大班额存量顺利消除,而且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乡村学校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室、电脑室、美术室等一应俱全,做梦都没想到我们大山里的学校能建得跟城里学校一样。”该县田坪镇万龙小学校长刘爱林感慨地说。目前,像万龙小学这样标准化的学校在新化各乡镇如雨后春笋,随处可见。
“这几年,教育发展有什么需求,县委、县政府就有什么样的支持,各学校建设有什么困难,社会各界就给予什么样的帮助,这也正是新化教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新化县教育局局长袁华新说。
打破常规优化队伍
激活一池春水
“我是带着‘活化教育,适性扬才’的办学理念和一群志同道合、甘于奉献的教育人投奔到新化教育热土上的,我要为新化和星城长沙架起一座教育交流的桥梁。”这是新聘任的新化县“名校长工作室”首席名师、湖南师大附属新化思沁实验学校校长陈克勤在年新化县庆祝第35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作为“十佳校长”代表深情发言。
近年来,新化大力实施“招才引智、素质提升、正面激励”三大工程,筑巢引凤,打破常规优化教师的举措,全面激活师资队伍一池春水。
名校长、名教师来了,优秀高校毕业生来了,本土异地教师回来了!
年以来,新化建立公开招考、公费培养、特岗招聘、人才引进等长效机制,畅通异地教师调入绿色通道,全县共补充教师名。特别是年补充教师名,既是新化历年之最,也突破了省内县市区教师补充的年度纪录。为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新化健全了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体系,实施教师专业发展“万千百十”工程,持续推进“名师工程”,共建立名师工作室15个、名校长工作室1个,认定三届县级骨干教师名,推荐评选省、市学科带头人7人,省、市骨干教师36名。为激励边远乡村教师安心从教,新化在全面保障教师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五险一金”等待遇落实的基础上,持续实施武陵山片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人才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从年起对金凤乡等17个边远山区乡镇学校教师增加实施-元/月的艰苦边远山区人才津贴;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向农村学校倾斜。近三年来县委、县政府每年均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所有在家的县委常委全部出席,为优秀教师一一颁奖。年教师节期间,该县对全国模范教师陈腊梅、全国优秀教师王云真、湖南省优秀乡村教师王赛花、伍智明及其他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高考优秀学生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发放奖金近80万元。
“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完善了,我们的待遇比城里老师还高呢!我愿意扎根家乡教育,坚守三尺讲台,为山里孩子点亮未来之路!”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的水车镇柳白小学教师邹玉林如是说。
精准资助彰显公平
每个孩子都是宝
“让每个孩子脸上有笑容,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年全县教育大会上,县委书记朱前明作出的庄严承诺。
新化县全面落实国家扶贫资助政策,坚持识别精准覆盖到位、补助精准发放到位、政策精准宣传到位,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年以来,全县共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金.06万元,惠及建档立卡等四类贫困学生人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校所,受益学生38万多人次。
“乡里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我小孩在那里非常开心,我们在外面打工也放心了!”金凤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戴嘉的家长高兴地告诉笔者。目前,新化已投资77万元,建立了22个乡镇“留守儿童之家”,名留守儿童全部入校就读。年,新化受邀参加全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公益慈善高峰论坛并作专题经验汇报分享。
高度